授予“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牌匾
新田新天地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唐勇平报道: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东部,东邻郴州,北交衡阳。二广、泉南、厦蓉、京珠高速复线四条高速呈“井字形”环绕新田。
新田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传奇的龙家大院,有祈福圣地南国武当山,有建文帝避难地大冠岭古堡群等旅游胜地。境内至今发现的商周、宋、明、清遗址54处,龙泉山商代遗址、文庙、清乾隆皇帝撰写的《平定准噶尔碑刻》、青云塔是其中典范。
新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辖12个乡镇,总面积1022.4平方公里,总人口44.65万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新田人民凭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壮举,曾赢得了毛泽东主席“南有新田”的高度赞誉。
新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三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5.6625万人,2014、2015连续两年获得“湖南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荣誉称号。2016年扶贫、小康考核获全省先进,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湖南省平安县、湖南省文明县城。2017年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被列为“全国家政扶贫试点县”,成功创建湖南省园林县城。
顶层设计接地气,理顺扶贫机制
县委书记唐军提出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从顶层设计出发,理顺扶贫体制机制,坚持工作聚焦、力量聚合、压力传导,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皆兵、兵团作战、齐抓共管”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践行“三走遍三签字”活动要求,带头落实领导责任,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和贫困村,下到脱贫攻坚一线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将12个乡镇划为12个战区,压实县级领导责任,明确各乡镇主体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干事创业的“赛马场”。
探索“一核、三审、两公开”工作法,即信息核实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信息审查部门连审、村两委会审、县乡政府复审,整改情况向群众公开、向社会公开,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派驻工作队230个、工作队员527名,对103个贫困村、127个非贫困村(社区)进行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情在基层,问题在乡间。开展“三走遍三签字”,推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到位,发现问题是前提。干部沉下去,问题浮出来。越往下走,工作越具体;深入基层,一些突出问题逐渐发现和反映出来。
落实惠民政策,精准施策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为让老百姓更好了解扶贫政策,从扶贫政策中得实惠。今年6月15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如何将脱贫政策落地落实,12个专业组分别列出政策依据、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落地的意见和建议。
县委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常委会研究意见,将上级政策“翻译”成“新田话”,印发《新田县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告知书》,分为教育、医疗、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就业、金融等大项,载明每一个大项中项目的名称、扶持对象、补贴标准、联系部门。让结对帮扶干部到基层、到贫困户家中说得清、道得明,不讲“外行话”。
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扶贫,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让贫困群众“点菜”,由政府“下厨”,使帮扶政策真正落到点上。因此,新田扶贫扶出了实效,贫困群众满意度100%。
重点项目抓落实,强化扶贫效果
加快农业产业扶贫,以东升农场、温氏集团等企业为龙头,采取“小额信贷+公司+贫困户”与“公司+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2014年以来共帮扶1.23万人,取得了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壮大、贫困户受益的“三赢”效果。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让贫困群众从“养不了人”的“一方水土”中解脱出来。目前,2016年项目已经全部搬迁入住;2017年项目已开工1615户,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7536人,开工率100%、竣工率100%;提前实施的2018年项目已开工1022户、3982人,开工率达80%,竣工率60%,预计2018年6月“十三五”期间总任务全面完成。危房改造目前全县1975户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已竣工1837户,竣工率93%,年底将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实施“城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工程、“雨露计划”等。投入4000多万元对贫困村学校进行维修改造,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2017年共发放各类学校教育资助金2593.2万余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工作,兜底保障对象1225户2300人,兜底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做到了不漏一人。制定健康扶贫政策文件,加快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各项政策。
骥村镇乌下村扶贫工作队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对接项目建设,两年内争取扶贫项目9个。
在103个贫困村每村实施100千瓦左右的光伏发电站,总投资约900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和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受益贫困户达646户2261人。
重点鼓励和支持25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特色产品开发和乡村旅游创建,吸纳贫困村民就业,带动326户1305人实现脱贫。聘请全县12个乡镇188个2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生态扶贫稳妥推进。
新田县吉星家居公司是省级“家居龙头企业”,目前已拥有160余项专利技术,已建成吉星沙发等9条家私生产线,形成了年产值上1亿元的生产能力。为当地劳务协作就业扶贫贡献了力量。
新田模式抓就业,打造扶贫典型
利用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培训、精准对接、精准服务。贫困劳动力输出实现了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的“三个转变”,探索出了一套就业扶贫的“新田模式”。
自2016年10月以来,全县巩固已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3.1万余人,2017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06人,人均实现劳务收入3000元。《人民日报》《中国就业》等媒体作了推介报道,从而,让全省就业扶贫现场会定在新田召开。
针对农村公路、农民饮水、电网改造、垃圾处理等“微建设”差距较大的现实,聚焦贫困人口衣食住行满足的“小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交通、水利等“微项目”包装成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2017年贫困村安全饮水项目,可解决安全饮水人口7.36万人。
制定出台了《新田县脱贫攻坚战役行动电商精准扶贫方案》和《新田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积极融入“互联网+”,2017年6月成功申报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创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证》,探索创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方式、平台和路径,拓宽“三农”融资通道,向1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3.9亿元,累计投放贷款2.98亿元,产生了点“土”成金的聚变效应。
典型值得鼓励,更值得学习。县委办驻石甑源村扶贫队员张卫国,经常吃住在村、熬夜加班,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村民亲切称呼他:“狗不叫”。他是群众最受欢迎最熟悉的好干部。
龙泉镇潮水铺村扶贫工作队精准号脉,针对贫困户创收途径少、渠道窄的问题,创新扶贫新路子,成立新阳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构建投资人、村集体和贫困户利益相结合的扶贫经济实体,让全体贫困户以小额信贷资金优先入股取得资产收益,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分红3600元。
深入基层进万户,用真情见真功
县委书记唐军作为扶贫的“一线总指挥”,她告诉记者,“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能不能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不让一个贫困老乡掉队,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她走访了全县12个乡镇103个贫困村,下到脱贫攻坚一线,与基层党员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身心下沉抓扶贫。
用真情 拉近了群众距离。“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从县、乡两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抽调1019名干部到基层开展工作,分别联系12个乡镇、224个行政村、6个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结合“三走遍、三签字”活动,摸家底、找对策、抓整改,带着诚心了解情况、带着政策为民解难、带着办法解决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全县党员干部迈出机关门,走进农家门,扎根基层,真心与群众交流沟通,带着政策为民解难、带着诚心调解纠纷、带着办法解决问题。改作风、勤入户、听民生、办实事成了舂陵大地最响亮的口号。脱贫政策的落实,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据组织部门电话抽查显示,贫困户对驻村帮扶满意度达100%,结对帮扶满意度达99.5%。
县委书记唐军告诉记者:“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做。乡镇不脱贫,党政一把手不提拔、不重用。贫困村不脱贫,驻村工作队不撤队。”唐军的每一句话,掷地有声。
县长秦山成也谈了自己的体会:“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把贫困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把脱贫工作做好做实。”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全县干部拧成一股绳,新田扶贫攻坚成效卓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单独一个部门、一个乡镇的责任,需要政府、社会、贫困户共同拾柴,共聚合力,共奏乐章。驻村帮扶工作组、基础设施专业组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县乡国家公职人员、村党员干部以及致富能人与贫困户“结穷亲”,启动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发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事实证明,只要干群齐心协力,没有迈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