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田汉侄女田伟:用爱和艺术搭建中日友谊桥梁

2018-0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赵启东、李银明报道:日前,记者在长沙的华天国际大酒店约见了田伟,她不仅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还将珍藏的《田汉一家》历史著作送给记者,让记者深入了解了田汉一家不平凡的历史。田汉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丈夫早逝,一个弱女子孤身坚强地把田汉兄弟拉扯成人……田伟的影子,仿佛如她祖母一样,坚强而勇敢。她身在异乡却不忘历史、心系祖国,每一次演出都会和演出人员一起唱中国国歌;她一直孜孜不倦用文化艺术和爱心搭建中日友好桥梁,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她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让她时刻对祖国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侄女田伟,日本东方文化艺术团团长。

  记者见到田伟时,她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生在长沙,长在长沙,是地道的长沙妹子咧!”“我的伯父为祖国无私奉献,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他是湖南人的骄傲!”声音甜美、极富感染力的田伟女士说起田汉时,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田伟向香港商报社长助理、香港经济导报副总编辑赵启东赠送“田汉一家”一书并合照留念。

  顶着“田汉侄女”的光环远嫁日本,从平凡的家庭主妇到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在海外唱国歌,办演出,做演讲,写文章,田伟的艺术人生已深深烙下中日友好的印记。

  因日本阪神大地震再次走上演艺事业

  田伟1952年出生于长沙一个戏剧之家,从小深受伯父田汉的影响。父亲是湖南剧院经理,母亲是湘剧名伶。如今,年过六十的她仍面容姣好、神采飞扬,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艺术家的气息。

  “我的父亲为了供伯父读书,甘愿放弃求学的机会。伯父事业有成后,仍时刻惦记着与父亲的‘手足之情’,把我的两个姐姐接到北京去培养。”田伟回忆,抗战爆发后,田汉一家撤退到桂林。为了激励抗战,“田汉顶着战乱,把当时还年幼的姐姐抱在腿上,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奋笔疾书进行创作。”伯父那种坚毅的精神至今令田伟感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当时田汉将大侄女、二侄女分别取名为“邵阳”、“桂林”,就是以地点为纪念,让后代不忘日本人的侵略。这一番良苦用心田伟在移居日本后一直铭记。

此图为田伟在日本与丈夫及儿子的合影。

  1988年,田伟抛下自己的演艺事业远嫁日本,成为一名普通的旅日华人的妻子,洗手作羹汤,安心相夫教子。

  这样平淡的日子因1995年1月17日爆发的举世震惊的神户大地震戛然而止。

  由于房屋损毁严重,田伟不得不带着孩子开始了“流浪”生活。一年的颠沛流离中,她却时时感到身边的温暖:灾民们互相鼓劲打气;大阪当地幼儿园免费接收自己的孩子;日本湖南同乡会专程派人确认她的平安,送来慰问……

  震后的一天,有人得知她能歌善舞,来电询问她能否参加一场慰问演出。“在地震棚里,报酬只有一束鲜花。”她立即决定,为无数帮助过她的人,重新站上舞台。

  就这样,演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变的是慈善演出的性质。后来,田伟组建日本东方艺术团,带着演员们频繁往返于中日两国间,迄今共义演60多场,足迹遍布中国二十多个省市。

  每一次演出,都会和演出人员一起唱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田伟从小就能歌善舞,但她唱得最好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父亲从小就告诉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祖国。”田伟说,国歌给了她最强大的动力。

此图为田伟(中)在舞台上表演。

  “每一次演出,我都会和演出人员们一起唱国歌,还有《松花江上》。”田伟回忆,“曾经有一位90多岁的日本老人织田文雄看了演出后十分激动,他告诉我,他22岁时参加了侵略衡阳的战役。被俘后,中国人不但没有伤害他,还给了他劳动改造和回国的机会。他说他要向中国人民忏悔!”就是这些经历让田伟的信念坚毅无比。当被问起在日本唱中国国歌、唱革命歌曲是否会有激进的日本人反对时,田伟笑着说:“他们都相当支持我,听说我是田汉的侄女,是东方艺术团团长,日本人都尊敬我,因为他们都敬重田汉先生。”

  田伟说:“这首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希望全世界的华人、华侨联合起来,宣扬‘唱国歌,爱国家’的理念,那将会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啊!”

  作为田汉的侄女,田伟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液。2008年,当她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立刻拿起纸笔,写上“抗震救灾,爱国爱民”几个字去日本的街头募捐。之后还召集日本各界人士,进行抗震救灾义演。

  为了中日友好的星星之火燎原

  每每提起伯父田汉,田伟总是充满自豪,“他为祖国无私奉献,是湖南人的骄傲!”

  田汉曾在日本留学7年,国歌曲作者聂耳1935年死于日本藤泽市。“每年的7月17日,藤泽市都会举办聂耳的纪念活动,后来市长听说词作者的侄女在日本,便邀请我去讲演和唱歌。”参加这个活动多年,每次登台献唱国歌,田伟依然觉得非常骄傲。

  田伟坦言,最初看到日本人自发地为中国音乐家立雕像、扫墓、献花,内心触动很大。很多人不了解中日民间友好的真实细节,她决心主动发声做桥梁和纽带。

  如今的田伟,作为日本东方艺术团团长,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孜孜不倦地付出自己的力量。她在日本电视台、各大学和公司做演讲,成立文化研究会,并且在《关西华文日报》担任了十六年专栏记者,孜孜不倦地推动中日友好交流。

  曾经有人质疑,田家后代为什么要留在日本?田伟当时常为非议暗自神伤。在多年的坚持后,她找到了答案:“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正视现实,为了中日友好的星星之火燎原。”

  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肯定与支持。2006年3月,她出资300万日元,在长沙县江背镇建立了古井田伟侨心学校。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文化部主办推出《辉煌60年百名各业杰出人才》专题个性化邮票,田伟荣登国家名片,成为百名成就斐然的杰出人才之一,与国家名片一起被载入史册。田伟说,如果没有去日本,她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但是随丈夫去日本后,由然而生的责任感让她以文化的形式来推动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每次的演出都带着十足的诚心和爱国之情。“用这样一颗心,做前人没有做的事情。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场场的登台演出,一次次的上课讲演,但都能让更多日本人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正视历史、正视现实。”

  为田汉故居修建而奔走忙碌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最后一个月,田伟则在忙碌着另外一件大事——为田汉故居的修建而奔走忙碌。

  在日本,12月份称为“师走之月”,对于田伟来说,12月份则是大忙之月:从12月4日到25日整整20天,她搭乘航班、盼着姐妹、会见亲友、访问故居,在急急忙忙的行程中,拜会了从省、市、县、镇、村的领导。这一切,都是为2018年将要举行的国歌词者田汉先生120周年纪念大典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实现梦想,田伟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家庭,一直冲在第一线,只身回到了家乡长沙。

  在田汉故居修建工地现场,看着来回运送材料的大卡车,看着那些忙碌的工人们,看着亲临现场的工地负责人、设计师和工程师……田伟深深地被他们的热心、专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着。

  田伟和姐姐田湘渝怀揣着写好的计划方案和提案,给各级领导汇报。幸运的是,湖南省委、省侨联、省外办、省委统战部、省文化厅等领导对她们的提案和建议都详细听取、耐心记录,并且一一具体落实,让她们感到非常温暖。

  “田汉故居所在地正在建设的田汉村、田汉艺术院、田汉大道、田汉小学,就是沿着这条大道前行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且正在长沙县果园镇盛开绽放。在田汉故居修建地现场,湖南省、长沙县两级文物局负责人指出:田汉故居将是省一级重点保护单位,目前也正申报为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単位。”田伟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写下来,通过《关西华文时报》告诉更多的读者,一定要回到湖南长沙果园镇田汉故乡看看,去感觉国歌的力量。

  对于田汉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地政府部门为“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所做的筹备工作,田伟非常感激。同时,她向记者透露,她撰写的《中国国歌八十年》一书有望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

  田伟与香港商报社长助理、香港经济导报副总编辑赵启东互赠香港商报、经济导报样刊及东方艺术团宣传专页,并合照留念。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