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從世界經驗看疫苗注射

2016-04-06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近日,本港醫院頻頻逼爆。踏入傳統流感旺季,醫療系統負擔加重;惟家長不願子女接種疫苗,以致兒童抗疫能力下降,使醫療系統百上加斤。事實上,對疫苗的懷疑態度,並非香港獨有現象,同時亦見諸歐美等先進地區,就連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也作探討,可以說,這已成普世風潮。不過,科學講求實證,疫苗有益於公共醫療衛生,乃無可爭議的事實。所以,各地政府均已采取進取措施,希望重新提高疫苗接種率,而本港亦應研究推出積極措施,從而進一步確保醫療體系以至全港市民的健康。

  環球皆見反疫苗風潮

  本港有一套完善的疫苗注射系統,全港市民由出生一刻開始直至小學六年級,皆可免費注射一系列疫苗,以預防結核病、小兒麻痹症、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肺炎球菌感染、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等傳染病。這套系統運作多年,一直以來行之有效,沒有太大爭議或反對聲音,主因之一相信是相關傳染病在港大致受控,市民大眾均切身受惠。的確,受惠疫苗研發,天花在1980年已經在世界絕跡,小兒麻痹症預料亦將步其後塵。

  事實上,一個社區里,接種疫苗的人數愈多,意味著整體抗疫免疫能力愈高,傳染病自然愈難廣泛傳播,道理實在不難理解。就以麻疹為例,當95%人口均已接種疫苗,就可達到「群體免疫」;可是,美歐等地近年卻受累於懷疑疫苗的風潮,以致接種率低於此數,使麻疹竟然死灰復燃。好像英國、法國、意大利的接種率低於95%,現時全歐的麻疹個案就高達4000宗之多。最遺憾的莫如美國,雖然一度於2000年宣布麻疹絕跡,但至2014年卻出現了數百宗病例,2015年更出現了過去十多年來首宗死亡個案。本來,麻疹已經不足為患,現在發展至這個地步難道不可惜嗎?

  接種比不接種好

  的確,接種疫苗存在風險,但不接種的話,其實也有風險——重要的是,必須科學客觀地兩相權衡,不能夠顧此失彼,或者墜入以偏概全的思考陷阱。

  有懷疑論者認為,疫苗畢竟是劑弱化了的病毒,縱然有利日後提高免疫能力,但接種之時難免會毒害身體,包括出現頭痛、作嘔等癥狀,更甚者,乃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例如令兒童患上自閉症等。另外,一些問題疫苗的出現,例如疫苗過期、受到汙染、甚至是「黑心疫苗」等等,也挫敗了公眾對疫苗的信心。

  然而,一個規模龐大的研究顯示,在2500萬次疫苗注射的案例里,僅錄得23宗嚴重過敏反應,即是每100萬人之中只有1.32宗嚴重副作用,充分反映不良機率微乎其微,以百分率顯示是0.000132%。換句話說,倘若全港市民都接種,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案例可能少於10宗。比較而言,就以單單今年首季的數據來看,本港便錄得多近300宗成人嚴重流感個案,包括120宗死亡個案,同期亦錄得17宗兒童流感相關的嚴重並發症,包括1宗死亡個案。那麼,不論是數量上抑或嚴重程度,究竟何者風險更大?事實已經說明一切。

  當今之世,或許只要出現那麼一宗因為注射疫苗而死亡的個案,就足以在輿論上大字標題、大肆報道,並且引起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及高度質疑。惟事實上,首季流感死亡個案有多少,又有誰關注?難道都對數字麻木了?

  總的來說,只要全面客觀地權衡輕重,結果當然是接種疫苗比不接種好。為了擔心副作用而不接種疫苗,實無異於因噎廢食。

  各地政府加緊推廣疫苗

  有見及此,世界各地政府都正加緊推廣疫苗,部分措施在香港來看,更恐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在奧地利,除非有充分醫學理據,否則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就不能享受兒童福利。而德國在一名嬰兒因為麻疹死亡後,也頒布新例要求進入託兒所時,家長必須跟醫生覆核為何不讓子女接種疫苗。美國加州一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麻疹患者,在到訪迪士尼樂園後觸發了全國7個州份的麻疹疫潮,當地政府遂新增學童在申請入學時必須提交全面疫苗接種記錄的條款,而其他州份亦擬跟隨。凡此種種,可見世界各地為了推廣疫苗,均不惜采取「強力」措施。

  除此以外,加強公眾教育也非常重要。法國和保加利亞都已築建平台,好讓大眾能夠互相交流有關疫苗的信息,例如分享對注射疫苗的懷疑及建議等。世衛組織也提供指引予醫療人員了解病人的顧慮。前文《治好香港醫療體系的病》(詳見2016年3月24日《香港商報》A2)便提出,加強正確的疫苗教育才是香港當前急務,必須解除社會不必要的抵抗,否則即使全面免費,家長亦不會願意讓子女注射。

  現今醫學昌明,許多疾病已非不治之症,而注射疫苗則是預防疾病的最佳手段之一。說到底,香港是個自由城市,只要信息全面準確,不致偏頗失真,相信家長們肯定能為子女作出明智抉擇。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