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春节热热闹闹的庙会吗?玩花船、打糍粑、看花灯、吃糖画、看大戏……节日气氛浓厚的赶庙会是童年里最快乐的记忆。
长沙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庙会活动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地方风味浓郁,其中尤以火宫殿庙会为名。2月9日上午,2018年长沙火宫殿大庙会在坡子街牌楼璀璨开启,扭秧歌、吹糖人、捏泥塑、玩游艺、尝美食、猜灯谜……各种传统民俗文化在火宫殿大庙会一一亮相,烘托出浓浓的长沙年。
五年来,长沙火宫殿大庙会已经成为中南地区唯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大型民俗庙会,被誉为“长沙春节的文化名片”,每年吸引群众过百万,是长沙城市民俗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和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香港商报记者 肖建花 何雯
民俗活动打造韵味庙会
大年初十,长沙太平街宜春园古戏台群英荟萃、曲声悠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表演引发了周围居民和过往游客的围观。耳熟能详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典雅精致的昆曲《牡丹亭》,轻柔婉转的越剧《游园初遇》,雍容华美的京剧《中华颂》一一登场,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
“过大年,唱大戏”,是长沙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初十到太平街戏台看戏是老长沙人的习惯。年近八旬的严嗲嗲是地道的长沙人,家住太平街附近的他儿时就是个戏迷,每年初十无论风雨都会雷打不动地在宜春园戏台下看上好几个小时。“这才有过年的气氛!不看戏总觉得年过得不完整”严嗲嗲说。台下的观众也有不少年轻人,他们或成群结伴而来,或带着幼子而来。在传统艺术遭到冲击的今天,传统戏剧的演出活动急剧减少,年轻人再也体会到父辈那一代因可以看戏而一夜不眠的激动。“只要这天有时间,我就会带上小孩来看看热闹。哪怕孩子看不懂,至少可以让他知道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这些戏剧。”三十多岁的长沙人杨先生说。
离宜春园戏台不远的火宫殿也热闹非凡。火宫殿庙会盛名远播,既是湖湘古老火庙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湖南民风民俗文化的亮点。去火宫殿吃美食感受老长沙是外地游客的来长沙的必游项目。从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开始,火宫殿坪内就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了。作为“快乐长沙,璀璨天心”2018年长沙火宫殿大庙会的一部分,正月初一在坡子街火宫殿总店开幕的“2018年迎新春庙会”,吸引了很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这里度过新年。从初一到初六,火宫殿精彩不断,人气火爆,现场各种传统民俗艺人及民俗活动与市民互动,如花鼓戏、傩戏、舞龙舞狮、各类杂耍,打糍粑、做蛋卷、剪窗花、捏泥人、做肉丸、做全家福等长沙民俗每日全天候在火宫殿依次上演。
按照风俗习惯,要过完元宵,才算过完了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也是庙会的重头戏。意犹未尽的人们还会在元宵节抓住春节的尾巴尽情狂欢。这天,太平老街、坡子街、三王街、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锣鼓喧天,龙狮队伍、戏曲人物、cosplay造型的民间故事名人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巡游。过往的市民和游客在城市街道重温儿时的龙狮巡游,全家老小共享欢乐年味气氛,好不祥和热闹!
非遗艺术展现湖湘文化
庙会之所以好玩,不仅因为美食,也因为能看到平时罕见的东西。比如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火宫殿大庙会除了保留部分传统祭祀、祈福法会的形式外,同时进一步拓宽了传统风味小吃领域,恢复了原有的工艺面人、棉花糖、工艺糖画等小手工业品展卖。“非遗庙会”既吸引了眼球,又博得了口碑。
2月9日开幕式会场上,一个小展台上摆放的栩栩如生的关公、财神塑像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友人驻足观赏和体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面塑,俗称面花、面人、江米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当代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材料、造型、技艺等方面都走入了艺术殿堂。“这简直太神奇了,一个面团居然可以揉捏雕塑出这么复杂的艺术品!”来自巴西的留学生惊叹道!“每年庙会我们都会拿出作品展示,并教人们一些简单的技法,希望他们从一组组别具一格的面塑人物中,感受到长沙传统工艺的勃勃生机。”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一个核雕传承人马罗成也带着让人叹为观止的核雕技术作品出现在庙会上。闹市中的马罗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用手中的刻刀专注地在核桃般大小的模具上雕刻。现场摆放的财神、弥勒等作品线条流畅,小巧又不失精致,似乎在向世人诠释什么是工匠精神。这并不是马罗成第一次出现在庙会展台上推广非遗技艺。“每年来参加庙会的人很多,这是一个让大家了解非遗的大平台。”马罗成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核雕,我的工作室团队已经增加到30多人。”
核雕、面塑、手工钩编、棕叶编等手工非遗展出,深受市民好评。“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埋怨年味越来越淡了。长沙火宫殿大庙会不仅能观看非遗的制作示范,还可以亲身体验制作,增添了互动乐趣,特色十足,唤醒了众人对‘年’的记忆。”多数长沙市民认为,利用节庆展演传统民俗项目,有利于让传统的中国文化走进大众。
“传统文化现代传承”是天心火宫殿大庙会的宗旨。如果说非遗代表的是“传统”,那么“现代”又在哪里体现?太平街的文创庙会一定得看看。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是“古老长沙”的缩影。这里举办的文创庙会聚集了30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的精品文创产品,历史老街顿时成了文化的海洋。“传统与时尚相融,与文化相撞的新春年味就是不一样!”市民们一边逛街,一边赶“文化大集”,用湖南话说就是“太韵味了”。
文化盛会拉动商圈消费
被称为“长沙第一商圈”的五一商圈是天心区的经济重镇,“老文化”和“新商业”在这里并存共生:既拥有天心古阁、白沙古井、火宫殿、第一师范、贾谊故居、何绍基墓等历史人文景观,又融汇了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王府井百货、友阿春天等不少现代化商业广场。
在“春节让城市变成空城”的魔咒下,很多城市消费疲软,然而五一商圈却异常火爆,火宫殿里的食客如过江之鲫,太平街里的人流摩肩接踵,平和堂和王府井里购销两旺,步行街中购物排起长队……一组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平和堂销售额1,929.2万元(2月15日-21日),较去年同期上升9.9%,王府井销售额1907.403万(2月15日-2月20日),较去年同期上升2.5%。
五一商圈凭什么能赢得春节消费?正是得益于天心区“文化搭台、消费唱戏”的商圈理念。
五一商圈集观光、游憩、餐饮、购物、民俗娱乐、非遗体验等元素为一体,南来北往的客人都乐意在此进行“食、住、行、游、购、娱、文、商、养、闲、情、奇”全方位体验。为了应对近年来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洋节越来越兴盛的态势,从2013年春节开始,天心区结合中央和省市文明办部署的“崇德向善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利用过年春节期间人流量大的时机,创新推出“长沙年长沙味”为主题的长沙火宫殿大庙会活动,通过挖掘和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基因,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消费记忆,组织一系列蕴含丰富精神文化传统的中国“年文化”活动。火宫殿大庙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且会越办越红火,甚至成为长沙的文化名片。
火宫殿大庙会持续时间长达22天,既有充满浓厚传统年味的民俗庙会、美食庙会、欢腾喜悦的正月十五闹元宵,又有活泼新颖的红娘庙会、文创庙会,真正实现了历史文化景观与商圈经济、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民俗娱乐、智慧旅游等业态的融合。据统计,在春节期间,庙会核心区域日平均流量达20万人次,吸引群众超过400万人次。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8亿,同比增长10.3%。
天心区区委书记朱东铁介绍,火宫殿大庙会已经成为了推介湖南、走进长沙、了解天心的闪亮品牌,观众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天心区将持之以恒的传承、丰富和发扬火宫殿城大庙会的文化精神内涵,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保护、传承遗产、赓续传统、记住乡愁。”朱东铁说。
(本版照片由天心区新闻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