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實習記者李鑫晶報導:日前,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正式通關,這意味著吉林省“建港出海”打造向南開放通道的核心平臺投入使用。通化港建成後,通化也將由“內陸”變成“沿海,吉林省終於得以“建港出海”。
作為國家批准的邊境開放城市,通化是吉林省融入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銜接區,同時也是我國最東端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現陸海聯通互動的重要連接帶。可以說在建設向南開放視窗方面,通化具有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基礎設施完備、腹地支撐廣闊、區域合作基礎較好等優勢和條件。
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梁國告訴記者,通關後,將達到“港口內移、就地辦單、多式聯運”,實現了吉林省“加快推進面向環渤海開放”和通化市“打開一條吉林省南部借丹東港出海大通道”的戰略目標。“我們的目標是:通化港明年輸送量達到500萬噸,起步就邁入國內同行業第一梯隊;2020年達到1000萬噸。打造通化開放發展新引擎、吉林省國際物流新樞紐、東北東部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新支點,成為吉林向南開放的新通道、新平臺、新視窗”。孫梁國說。
丹東市副市長潘爽表示,通化和丹東的合作是吉林省和遼寧省合作的典範。對丹東市經濟發展,發展物流倉儲業,包括對外開放有帶動意義。
據瞭解,遼寧丹東港已與港務區達成合作,提供三個通用泊位,作為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陸海轉運開放基地,使吉林實現“建港出海”。未來,東北三省東部地區的14個城市將依託這個出海大通道,對接環渤海經濟圈、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吉林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將成為東北東部的重要內陸樞紐。
通化市常務副市長李平說:“這次通化港通關運營,省委向南開放戰略得到實現,這也是我們通化應該承擔的歷史性責任。通化下一步將成為東北東部,包括白通丹經濟帶重要的一個樞紐。明年我們還要在鐵路集裝箱這一塊加大建設,真正形成公路、鐵路、港口聯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