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當許多年輕人還在為沒錢沒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時候,南京82歲的王殿忠老人已經過起“一邊養老一邊旅游休養”時髦的“候鳥式”生活。寧波、海口、鎮江、天津、哈爾濱、牡丹江……“冬季南飛,夏季北遷”,王殿忠用微信朋友圈記錄他的“飛行軌跡”。
“在黑龍江待的很高興,滿意極了”,面對記者“對哪里印象最好,待的最滿意”的問題,老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去年夏天在黑龍江省兩個月的旅居生活給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讓他從此“戀”上了黑土地,決定以後每年夏天都要“飛”來休養避暑。
近幾年,依托良好的生態化優勢,黑龍江省積極打造“夏季養老在龍江”品牌,並“數下江南”進行推介,使得越來越多的與“王殿忠”一樣的南方候鳥老人北上龍江旅居養老,黑龍江省“候鳥”養老產業日趨火熱。近日記者對候鳥老人和黑龍江省一些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采訪,進一步探尋候鳥老人“戀”龍江的奧秘。
青山綠水“超宜居”65萬“候鳥”龍江休閑養老
“好涼爽,一點也不熱”,作為去年夏天首批來黑龍江省避暑的南方“候鳥”老人,從火車上一下來,李樹森老人就感歎不已。因為居住地夏天酷暑難耐,退休以後,李樹森和老伴一到夏天就會“逃”到北方避暑,過起“候鳥式”養老生活。2015年7月,他們慕名來到黑龍江哈爾濱,住進了農墾北大荒養老中心,涼爽宜人的氣候讓他們覺得十分愜意,“這季節,南方正是熱的時候,還是黑龍江好,涼爽宜人。”
為了豐富老年人旅居期間的生活,北大荒養老中心還為老人們准備了一些旅游項目,“我們带老人去牡丹江、鏡泊湖、五大連池等省內著名景點游玩,讓老人們在青山綠水中陶冶情操、休養身心。”該中心主任謝忠發介紹,這些旅游項目獲得老人的熱烈歡迎,“我們行程是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安排的,十分合理,讓老人可以邊休息邊游玩,他們都很滿意。”
作為“候鳥老人”,退休的陳醫生告訴記者,大家決定來黑龍江,主要是看重這里的環境適合療養,“這是全國有名的‘天然空調’、‘天然氧吧’,空氣負氧含量高對老年人身體好。”
黑龍江省涼爽的夏季氣候,大森林、大濕地、大山大水、大江大河,優良的生態環境為老人健康養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除此以外,適老型綠色、有機食品也讓很多南方老人情有獨鐘。北大荒養老中心就有自己的綠色有機蔬菜基地,里面的蔬菜水果不打藥是完全綠色無污染的。該中心經理唐蓓說:“很多南方老人都喜歡來這里進行采摘活動,有的老人摘下來直接就吃了,說有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老味道。”她介紹,很多南方老人離開的時候都會带上一些蘑菇、木耳等龍江特產的綠色食品回家,“他們覺得這的東西綠色養生,很多人東西吃完了,還會打電話回來讓工作人員帮着‘代購’呢。”
據悉,黑龍江省“夏季養老在龍江”品牌在全國已經越叫越響了,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全國共有65萬老年人到黑龍江養老、休閑旅游,並有上萬名俄羅斯候鳥老人來棲息。
開發軟件打磨硬件讓“老爸老媽”樂享晚年
“看了宣傳片,聽了推介,覺得黑龍江就是我們選擇養老的好地方,這個聯盟挺靠譜。”3月30日,黑龍江省候鳥養老推介會在南京舉行,經過一番了解,69歲的李阿姨現場就決定了今年夏天要來黑龍江“看一看”,而她口中“靠譜”的聯盟就是黑龍江省在去年4月份成立的天鵝頤養聯盟。該聯盟成立後,分別在上海、寧波、南京、蘇州、廣州、深圳等地舉辦了14場“黑龍江天鵝頤養聯盟候鳥養老推介會”推介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業。
“天鵝頤養聯盟是黑龍江省政府牽頭成立的養老服務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南方的養老機構可以和黑龍江的養老機構進行資源對接,成為聯盟伙伴,南方老人就可以直接住進聯盟的黑龍江養老機構里,享受行程、食宿、游覽安排一條龍服務,暢爽龍江游”,天鵝頤養聯盟秘書長那翠蘭告訴記者,該聯盟是全國首個由政府牽頭成立的聯盟組織,它的成立為全國不同地域間的養老資源整合重組、優化配置、實現有效互動與對接搭建了平台,將構建全國范圍內立體式養老服務網絡,“是黑龍江省適應經濟新常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探索,也是發揮省內整體生態化優勢,推動養老產業的重要抓手。”
有了靠譜的聯盟,李阿姨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可是黑龍江這麼大,到底要去哪走一走呢,她又犯了嘀咕,多虧了“老爸老媽網”帮她解決了難題。“在這網上,既可看到黑龍江各地養老機構的軟硬件設施、特色養老服務,還可以在網上查詢醫療機構、旅游路線等相關的養老產品,真是太方便了,省去我考察的時間了。”
據悉,“老爸老媽網”是省民政廳與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合力打造的省級綜合養老網站,圍繞“頤養機構查詢、老年用品網購、尋醫問診對接、旅游資源發布”等服務內容,通過互聯網技術使線上需求對接、線下服務跟進,實現了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使候鳥老人的養老需求一鍵搞定。
近幾年,為了讓龍江青山綠水的生態優勢中蘊含的“養老養生精華”得到充分釋放,黑龍江省還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模式,除了開發“天鵝頤養聯盟”、“老爸老媽網”等軟件平台外,還積極打磨硬件條件:目前,黑龍江省醫養結合全面鋪開,全省2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90%內設了醫療機構,基本衛生服務項目覆蓋到90%以上的社區養老中心和居家老人;社區居家養老穩步前行,全省新建擴建289個城市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資助838個農村幸福院建設項目,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82%和31%;全省各類養老床位達到19.3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0張,並引入社會資本籌建了180多個民辦養老機構,大項目30個,計划總投資160億元左右。
深掘“銀色經濟”養老服務蛋糕待做大
“南方想來哈爾濱的老人太多了,去年拿出來100個床位,共接待1000人次吧,今年的床位現在也已經被訂滿了,接待不過來。”雖然現在才4月份,遠遠沒到候鳥老人飛龍江的旺季,可是哈爾濱市安康社會福利院院長陶鳳軍已經開始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候鳥老人而忙碌起來了。“從4月下旬開始,陸續就會有南方老人前來避暑了,有團隊也有散客,為了給老人提供優質的旅居服務,現在就得做准備。”他介紹,安康社會福利院是哈市主要開展候鳥式養老服務的養老機構,到七八月是候鳥老人最多的時候,常常一床難求,去年為安置好這些遠道而來的老人,該院就將工作人員的休息室、值班室騰出來,改造成整潔的養老房間,讓排隊等候床位的南方老人入住。
“安康”要改造休息室、值班室給候鳥老人住,可黑龍江省很多地方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空置率還很高,針對這一問題,陶鳳軍認為症結所在是“信息不對等,服務跟不上去”。“有些養老機構對老人情況不了解,老人來了,服務也跟不上去,慢慢就沒人來了。”而“安康”之所以火爆,正是由于該院提供給老人的是按需定制服務,他說:“提前一個月,院里就拿到老人的資料,包括老人健康表和生活習慣等,院里會按老人需求進行量身定制型服務,比如如果是上海的老人來,我們就會安排懂上海風俗、會說上海話的服務人員來跟團,如果是知青老人,我們就會安排他們到農墾一些地方進行參觀游覽活動,還會根據老人特點分房間、定制營養餐等,總之每一個細節都要為老人考慮到。”
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面對洶涌而至的老齡化浪潮,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業供給總量不足、結構失衡、資源浪費、服務質量不高、養老人才急缺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着。
當前,我國養老服務業是一片藍海。有關機構統計,我國目前60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億,同時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老年人的健康性、娛樂性、時尚性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如果按每人每月2000元的生活成本計算,每千名老人就將带動每月200萬元的消費,而現實情況很可能遠遠不止如此。如果能打破制約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業的瓶頸,這無疑將會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注入長期的動力。
據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深掘“銀發經濟”,進一步做大養老服務這塊蛋糕,黑龍江省今後將多方發力,繼續加大候鳥養老服務產業供給,突出龍江生態資源優勢,把養老與旅游度假、健康養生、醫療服務緊密聯結,在創新發展模式、創新養老產品、創新技術手段、創新市場空間、創新資源配置五個方面下功夫。“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養老產業將發掘新優勢,搶佔制高點,注入新動能,形成增長極,打造名副其實的全國北方夏季養老基地,為龍江民生改善、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