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孫晶波:近期,黑龍江省展開了五常大米品牌保衛戰,查獲200多噸涉假大米,讓眾多“李鬼”現了原形。28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人民政府唯一官方指定的五常大米網站——五常臻米網正式開通,網站將發布權威信息,宣傳五常大米,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站或溯源防偽查詢平台直接查詢所購買的五常大米產品溯源信息。
真假博弈李鬼現形
五常大米作為黑龍江省最具代表性的綠色食品品牌,以良好的品質與口碑,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是近年來,各種偽劣假冒五常大米屢禁不止,據來自五常大米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五常市本地大米產量只有71.4萬噸,市場上流通的五常大米總量竟達到五常市大米產量的10倍,假冒五常大米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為此,黑龍江省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市聯席會議,專門研究部署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工作。陸昊指出,黑龍江要省市縣三級聯動,打一場五常大米品牌營銷與保護的硬仗。
據了解,為了加大對假冒五常大米打擊力度,今年,五常市投入3200萬元建設了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依托“互聯網+農業”,以大數據采集和專家云平台為支撐,開發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水稻溯源服務體系、農產品電子服務體系、政務資源服務體系。通過“三確一檢一碼”,對五常大米實行全程溯源防偽,實現從種子到種植、加工、銷售全程管控,確保品質純正可追溯,讓消費者明白消費,放心購買。同時,建設開通五常臻米網,作為唯一官方指定的五常大米網站,對實行“三確一檢一碼”溯源防偽五常大米產品進行展示,解決了消費者在哪兒能買到真正五常大米的問題。
亮真的、打假的、賣好的
據五常市市長宋澤剛介紹,作為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與保護的主體,五常市圍繞“亮真的、打假的、賣好的”這一原則,開展了持續有力的工作。首先是亮真的,在五常市政府官網公布正宗五常大米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建設了“五常臻米網”,主要具有大米信息發布、企業信息查詢、防偽溯源查詢等功能。二是打假的,深入開展五常域內打假專項行動。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等相關監管部門開展了對全市大米加工企業、大米經銷企業、直營店進行地毯式排查。三是賣好的,全面加強防偽溯源體系建設,並進一步加強了正面宣傳報道。
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五常大米企業,經申請即可加入五常大米溯源防偽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65家域內獲證企業加入五常大米溯源防偽系統,有60家企業72種带有溯源防偽標識的五常大米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累計向企業核發溯源防偽標識102.43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