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12月2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了一篇報道稱,某村主任爭了個“軟弱渙散”的帽子。不爭優反“比爛”,這種做法讓不少人詬病。“軟弱渙散”這個帽子從哪來,為什么會有村主任“爭”?
中國有近6萬個“軟弱渙散”黨組織
一些早已脫貧的地方爭“貧困縣”早已不鮮見,但爭“軟弱渙散”黨組織這個名頭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在一份關於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通知中,中組部首次提出了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在農村涉黑案件中,約有三成村官參與涉黑。再加上不斷有村幹部懶政、賄選、打人等事件出現,中組部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開始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問題。
據《新華社》數據,截至2014年4月底,全國共排查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57688個,占村黨組織總數的9.6%;軟弱渙散社區黨組織5222個,占社區黨組織總數的5.6%。近6萬個村級黨組織被定為“軟弱渙散”可謂數量龐大,判定標准是什么?
根據各個縣委下發的整治文件,“軟弱渙散”主要有這幾個標准:1、黨組織班子配備不齊、書記長期缺職、工作處於停滯狀態的;2、黨組織書記不勝任現職、工作不在狀態、嚴重影響班子整體戰鬥力的;3、班子不團結、內耗嚴重、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的;4、黨組織長期不換屆、組織制度形同虛設、不開展黨組織活動的;5、黨組織凝聚力不強、服務水平不高、群眾滿意率低的;6、換屆選舉拉票賄選問題突出、宗族宗教和黑惡勢力幹擾滲透嚴重的;7、村務居務財務不公開和民主管理混亂的;8、社會治安問題和信訪矛盾糾紛集中的;9、村(社區)幹部存在違紀違法問題、甚至貪汙腐化的;10、無固定活動場所的。
爭得“軟弱渙散”=漲工資+配人力+配硬件
原報道中村主任介紹:“今年爭了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的帽子,上面有幾萬塊錢,可以把村部硬件改善一下。”這句話被批判的體無完膚,但除了“爭”字以外,可以說是一句大實話。
雖然每個縣、村整治的辦法不一樣,但財政撥款、資金幫扶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仙遊縣村級幹部管理辦法》中就寫到,為了不斷激發軟弱渙散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內動力,縣財政每年增加補助1200萬,專項用於村級幹部的報酬、績效補貼等運轉經費,村級主幹和一般幹部報酬待遇分別增加43.6%和15.6%。
雖漲幅達到50%,但其實很多村幹部原本的工資基數並不高。例如在整治“軟弱渙散”行動中,龍門縣一名村幹部表示:“今年上班第一天就從報紙上看到,市委要給我們村幹部送大禮了,工資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漲了50%啊。”
除村幹部的工資上調以外,被冠以“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村基礎設施配備也會提高一大截。惠州市125個軟弱渙散農村 (社區)黨組織,投入了1000多萬元提高硬件設施。除此之外,還有人員配備、投資引進集體項目、增加辦公經費等種種措施,可以說“軟弱渙散”只是名頭上不好聽,起的作用卻不小。
爭“軟弱渙散”跟政績也有很大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可以想象,若是把大面積的“軟弱渙散”黨組織變得“凝心聚力”,對官員的政績有多大效果。例如整治“軟弱渙散”項目曾獲得省級通報表揚。《南方日報》一篇文章中提到,因為整頓1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卓有成效,省委組織部通報表揚了該項目。
更是有不少“軟弱渙散”的黨組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先進典型”。例如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18村在2015年初時曾被認定為“軟弱渙散”, 但在同年的“七一”表彰中便獲得了“先進基層黨支部”榮譽稱號;盤縣補嘎村在2014年被認定“軟弱渙散”後,也在同年十月被評為了“先進村”。
被扣了帽子能獲得財政、政策支持,整頓好了能獲得政績,這頂帽子便成了香餑餑。與爭戴貧困縣的帽子有些類似,能“爭”到的資金都屬於“天上掉下的餡餅”。而要消除這類病態景象,需要在治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機制上,作出相應的防范改進,治理不足時,不能只是給錢、給人,更要有規章制度上的調整,村域經濟的長遠規劃。
“貧困縣式炫耀”還沒有成過去時,爭“軟弱渙散”便顯露頭角,整頓初心本善,不能因為落實不到位和鑽空子成了滋養“比爛”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