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張自忠嫡孫:想到無名抗戰烈士就落淚

2015-05-12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兩岸記者采訪抗戰老兵劉景軾(左一)。省臺辦供圖

  四川作為抗戰的大后方,70年前,350萬川人出川抗戰。如今,海峽兩岸記者、抗日名將后人、抗戰老兵將重走當年川軍的家園,沿著先烈足跡,探尋四川多個抗戰歷史遺址。5月11日,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后方”聯合采訪活動啟動儀式暨座談會在成都啟動。在為期一周的行程中,他們將訪問成都人民公園“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新津機場、樂西公路、宜賓江安國立劇專及李莊古鎮、樂山戰時故宮等抗戰后方陣地。建川博物館是他們的第一站,在那里,老兵們接受了專訪。

  故事/

  張自忠嫡孫:先輩盡忠職責我掃墓不流淚

  “出川啦!”——幾千名20來歲的年輕人對著家鄉深深一喊,他們知道此行可能有去無回,而實際上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沒能回來。

  抗日名將張自忠嫡孫張慶成眼里閃著淚光,“他(張自忠)的軍職較高,所以被人們記住了名字,但還有無數年輕人,連名字和埋葬地點都不知道。”

  “每年祭奠,我從來不掉淚,因為抗戰是軍人的責任,為國犧牲是一份榮耀。”張慶成說,在張自忠紀念園林,他想到那些為國捐軀的年輕人就會滿含淚水。每每他都情不自禁地吶喊一句,“年輕人,你姓什么叫什么?家在哪?有什么話夢里一定要告訴我,我一定幫你帶信回家。”這位年近70歲的老人依然身體健碩,他告訴記者,回顧抗戰勝利,是要讓年輕人記住歷史。現在兩岸人民要攜手共同發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97歲抗戰老兵:我見證擊落日軍“轟炸機之王”

  在抗戰期間,成都遭受敵機空襲的損失僅次于重慶。97歲的劉景軾作為當時防空部隊的一員,對轟炸時的慘烈景象記憶猶新。“在一次夜襲的過程中,大量的炮彈投下來,東大街、鹽市口、提督街燒得最為厲害,瞬間變為一片火海。”

  劉景軾眼角閃著淚光,雙手有些顫抖。“那是血肉橫飛啊!到處是斷肢殘臂。”說到當年的大轟炸,他的聲音一下子變大了,放在身邊的老舊遮陽帽滾落到地上,拐杖也差點滑落。

  見證擊落日本海軍航空兵“轟炸機之王”,是劉景軾最得意的事情。當年,日本飛機在成都郊外被擊落,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派劉景軾前往敵機墜落現場對飛機殘骸進行檢查。當時,他還不知道這就是有名的“轟炸機之王”——敵第十三海軍航空隊司令長官奧田喜久大佐的座機。正是劉景軾組織民工將殘機抬運至仁壽縣文公場,再由汽車運回成都。

  聲音/

  臺灣旺報記者:加強兩岸人民對抗戰歷史的共識

  在聽著老兵們講述抗戰歷史時,臺灣旺報助理副總編宋秉忠不只一次流下眼淚。這是他第三次來成都,前幾次來成都都是報道成都的經濟情況。除了成都快速發展的經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外,這次探尋四川抗戰歷史足跡之行更讓他深深地感動。

  “海峽兩岸的人民應該加強對抗戰歷史的了解,對抗戰歷史形成一個正確的共識。”宋秉忠表示,老兵們的奉獻精神太偉大了,這段歷史不應該被兩岸的年輕人忘記。記者注意到,宋秉忠盤腿坐在老兵們對面聆聽當年的歷史,仔細地記著筆記。每每聽完一段故事后,他都會對他們鞠一躬,以表敬意。

  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無川不成軍 350萬川人出川抗戰

  8年抗戰期間,四川作為抗戰大后方,為抗戰提供了大量兵員,當時有“無川不成軍”之說。

  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渝告訴了記者這樣一組數據:350 萬川軍出川抗戰,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 1/5。其中,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約64萬人,居全國之首。

  此外,四川承擔了國家總支出的30%;征收占全國1/3的谷物;300萬至500萬民工擔起了公路、機場修建和交通、糧食運輸等任務;鼎力留存中華文脈,接受48所高校遷川,接納和安置了大批機關、700余家工礦企業內遷和上千萬人入川避難。

  華西都市報記者 劉秋鳳

  (原標題:抗日名將后人:為國犧牲是榮耀,我掃墓不流淚)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