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那些成為“部長”的大學校長們

2015-03-1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近來,“學者從政”再成焦點。

  1月28日,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爾乘到環保部宣佈中央決定:陳吉甯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免去周生賢環保部黨組書記職務。陳吉甯此前為清華大學校長。

  就在同日,一則內容只有12個字的消息——“侯建國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出現在共產黨員網首頁上。這意味著侯建國在校長的任上離開工作了整整20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年2月,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校長懷進鵬調任工信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進入2015年以來,短短兩個多月就有3位大學校長密集履新國務院組成部門領導職務,這被認為是中國政壇新一輪“學而優則仕”的樣本。而實際上,從高校校長調任黨政機關要職,陳吉甯、侯建國以及懷進鵬並非首例。

  把視角“拉長”,從“校長”到“部長”的學者有一長串名單。可以說,近些年來知名學者從政,擔任中央或地方重要領導,已成為一種引人關注的現象。

  “環境專家”掌門環保部

  1964年2月出生于吉林的陳吉甯,學者范兒十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接觸過他的人給出這樣的評價: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公開資料顯示,陳吉寧1981年即與環保結緣,于當年9月開始在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習,直至198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93年,他獲得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的博士學位。1998年回清華大學任教,1999年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再度與環保結緣。

  在學術上,陳吉寧可謂環境領域的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官網公佈的簡歷顯示,他長期致力於環境系統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於將系統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應用於環境工程、規劃、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別是如何解決複雜環境問題的綜合性評估及其中的不確定性問題。組織、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家攻關、重大專項、基礎研究以及國際聯合科研項目等。

  不僅在學術方面是內行,對於此次任職的環保部來說,陳吉寧也不陌生。在清華大學任職期間,他就常與環保部打交道,擔任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有分析稱,在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陳吉寧調任環保部頗受期待,因為環保部需要一個務實、能把環保當作一門科學的專業人士來主政,而陳吉寧在專業上的優勢或能為環保工作把准脈絡,尋得出路。

  “接地氣校長”履新科技部

  與陳吉寧的經歷類似,侯建國在從政之前,也一直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侯建國主要從事納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研究。據公開資料顯示,侯建國籍貫福建,1978—1989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獲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95年起,侯建國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03年侯建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9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2015年1月任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在中科大,侯建國的標籤很多,“親民、民主”,“實幹”,“愛才、惜才”,“最帥校長”。但這其中讓科大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接地氣”。“他是一個接地氣的校長,總是主動地走到學生中間,去體察學生的真實訴求,不管出臺什麼政策,他總是要求,要和學生多談談。”中科大學生工作部部長董雨介紹說,侯建國曾經連續3天,在食堂裡陪學生代表吃飯。

  據報導,侯建國在2008年上任伊始召開師生座談會,有學生反映“夏天太熱”,第二年學生宿舍就全部裝上了空調;2011年有學生反映“冬天洗澡不方便”,侯建國當場表示“有難度但應該解決”,隨後學校啟動“熱水工程”,第二年全校學生宿舍都能夠“洗熱水澡不出樓”。正是“接地氣”的作風,讓侯建國在中科大廣受支持。

  “法學家”調任中央綜治委

  “水利專家”掌管人事

  2013年,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履新中央綜治委專職副主任,這意味著他已從學術領域轉入中央決策和參謀機構。在黨中央強調社會體制改革以及政法工作“法治化”改革的當下,法學家擔任中央綜治委專職副主任,意味深長。

  今年58歲的徐顯明曾被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評為“平民法學家”,同時也是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據公開資料顯示,徐顯明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法律系,相繼獲法學學士、碩士學位。在山東大學工作近20年後,2001年9月赴京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2008年11月,徐顯明再次回到山東大學任校長,直到2013年。

  胡和平也是外界關注度較高的“學者從政”人物之一。2013年11月20日上午,浙江省委組織部召開幹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決定,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調任浙江省委組織部長。這位“水利專家”的從政之路,明顯與上文中的三位學者完全不同。而對於這個疑問,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組織部長肩負幹部人事,責任重大。幹部選人用人的經驗,對組織工作的熟悉度,對國家政策的把握度在組織工作中極為關鍵,需要經驗和素質過硬的人擔當此任。

  公開資料顯示,1980年胡和平考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水資源工程專業學習;1990年,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1995年,胡和平在日本東京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博士學位;1996年回到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出任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系副主任;2008年12月起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直至2013年11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也表示,人事調整主要還是考慮自身素質和情況,會選擇經過長期考察能勝任崗位的,在各方面經過歷練的幹部擔當。

  “學者從政”或將成新常態

  其實,“學者從政”早已不是什麼新事物,但目前看來,它正在悄然成為一種定勢。有分析稱,為利於完善領導班子知識結構,推進改革決策的科學性與專業性,針對性地在一些地區和部委的領導班子中配備專家型官員將成為一種新常態。

  “這(學者從政)符合和平時期專家治國的趨勢。”中央黨校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嚴書翰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嚴書翰認為,學者型官員經過數十年的潛心研究,知識結構完整,理論功底深厚,從而使其決策更具專業性和科學性。“如果他們能將多年研究的理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提出切實有效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能更加遊刃有餘地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駕馭全域。”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