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紀檢監察幹部當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堅如磐石的意志品質、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待工作。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查扶貧責任不落實、向扶貧項目資金伸黑手等問題,以精準監督促作風攻堅、助脫貧攻堅。」11月26日,貴州省沿河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楊海英介紹說。
在沿河脫貧攻堅指揮部的大樓前,脫貧倒計時的指針一刻不停地跳動着,在剩餘的400個日夜裡,這裡的扶貧幹部必定鬥志昂揚、通宵達旦、汗流成河、攻戰猶酣。
為護航脫貧攻堅順利推進,也有這樣一群人穿梭於群眾間、項目中,跋涉于山河之中、田間地頭,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精準監督、鐵腕執紀,促作風攻堅、助脫貧攻堅,他們便是沿河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
紀檢監察幹部在各村開展監督工作
「三個三」突出監督成效
沿河自治縣紀委縣監委暢通網絡舉報、電話舉報、信訪舉報三個渠道,架起機關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樑。
「今年來,受理信訪舉報291件,處置問題線索532件,立案227件,黨紀政務處分208人。」該縣紀委縣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道。
同時,讓明察暗訪、監督檢查和通報曝光常態化,亮出「利劍」強震懾,持續釋放從嚴信號、傳導責任壓力。
此外,該縣圍繞全市「千名紀檢監察幹部訪千村進萬家」活動,持續深化「訪、重、助」專項行動,共走訪群眾1143戶2060人,接訪群眾299人,發現問題67個,現場辦理36個,實現從被動等待信訪上門向主動排查問題轉變。
「辦公室的資料都看了,麻煩你們帶我們去這個項目點上看一下……」紀檢監察幹部在督查時,不僅查看紙質資料,還到民生項目、扶貧資金項目點實地查看,防止幫扶幹部「走讀式」、「作秀式」幫扶,實現從紙上監督向實地監督相結合轉變。
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空喊口號,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熱衷於作秀造勢,做表面文章、過度留痕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行及時糾正和問責,實現從工作留痕向注重實績轉變。
紀檢監察幹部在各村開展監督工作
「四個力」確保監督精準
該縣紀委縣監委凝聚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和巡察監督四種力量,形成合力,壓實責任,確保監督精準。
「紀律監督重在從嚴從實、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監察監督重在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派駐監督重在發揮『派』的權威、『駐』的優勢,延伸紀委監委日常監督觸角;巡察監督重在利劍高懸、發現問題、形成震懾。」該縣紀委縣監委相關負責人解釋道。
今年來,全縣發現民生領域問題153個,立案146件,黨紀政務處分131人,涉案資金404.9萬元。同時,自開展主題教育來,梳理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61個,完成整治32個。第六輪重點以巡鄉鎮(街道)帶村的方式,對共計173個鄉鎮(街道)、村級黨組織開展巡察。
此外,開展全縣性廉政警示教育2次,召回51名違規違紀人員「回爐鍛造」,對48個案件開展一案一整改。
這一串串數據是監督全覆蓋的體現,更是精準監督的體現,這四種力量正團結在一起,如「聚似一團火,散似滿天星」一般在沿河大地分工協作、共同發力。
紀檢監察幹部在各村開展監督工作
「五個問」亮劍駐村不實
該縣紀委縣監委以暗訪督察問履職、知識考試問能力、書面檢查問初心、集體約談問態度、定期回訪問成效的方式,向駐村工作不實的現象「亮劍」,確保真蹲實駐、真幫實駐、真抓實幹。
「同志們,大家好,我們是縣紀委『夜巡暗訪組』的幹部,此次夜巡主要是來看看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是否真蹲實駐……」這是該縣紀委縣監委「夜巡暗訪組」開展「夜巡」的場景。今年來,「夜巡暗訪組」共督查了42個村,發現問題120餘個,通報批評40餘人,照亮了脫貧攻堅紀律「警示燈」。
此外,在進村督查過程中,該縣紀委縣監委還採取「現場測試+集中測試」的方式,對駐村幹部進行應知應會知識檢驗,確保政策把握、運用準確。今年來,已組織現場測試80餘次,涉及駐村幹部500餘人,並召回18名駐村不實幹部集中測試和學習。
同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駐村不實幹部進行集中約談,讓其逐一彙報個人基本情況、工作經歷等,在思想和工作彙報中回憶來時路,追尋初心、對照初心,重整行裝再出發。此外,還進行定期回訪,確保問題得到整改、作風得到轉變、成效有所體現。(田霞 黃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