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黑龍江 > 本地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孫豔玲: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渤海靺鞨繡領軍人

2018-03-0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人大代表孫豔玲

全國人大代表孫豔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彥華 實習記者張曉磊報道: 3月的北京,春風習習,豔陽高照,水碧天藍。全國兩會期間,記者采訪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繡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豔玲。記者與孫豔玲代表的采訪直入主題,孫豔玲就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弘揚,非遺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的關系,以及她所關心的民族文化宣傳,如何通過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推動全民族文化自信等闡述了她的真知灼見。

  孫豔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渤海靺鞨繡的傳承人對文化的傳承始終保持的責無旁貸的積極的態度,並為此而不懈的努力。孫豔玲說:“我們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其中非遺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在全民族充分樹立文化自信,已經成為擺在我們全體國人面前的一件重要事情。一個連文化自信都沒有的民族,不可能是一個被世界人民敬仰的優秀民族。如何挖掘、保護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如何從娃娃抓起傳承、傳播、宣傳好民族文化,就成為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的一件事關民族興衰的大事情。”

  孫豔玲告訴記者,據統計我國目前已有昆曲、古琴藝術等3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世界上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所在。數據顯示,我們目前現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總計共有1500多項,省市地方的非遺項目全國近87萬項,國家級傳承人,全國已評定1980多人。毫無疑問,這些傳統民族文化符號,都是我們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孫豔玲說:“推動非遺文化傳承、傳播必須與社會經濟活動相結合,鼓勵非遺文化項目產業化。尤其是在民族聚集地,建立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借助當地旅游資源,形成新的文化創意。在各民間節日、旅游以及社會交往中進行展示、表演,以禮品、紀念品等方式推動非遺文化產品銷售,使之形成產業鏈,進行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文化項目傳播與發展,借此不斷提升全體國民的文化自信。”

  孫豔玲認為,推進非遺文化保護必須與國民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她說,非遺文化中無論是一個劇種、一種民俗,或一項手藝、一種風味,經過成百上千年流傳與沉澱,都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傳播非遺文化,有助于解決對長期以來德育美育缺失、文化虛無主義思潮的問題。不僅僅是青少年學生需要德育美育教育,全社會的人也都需要德育美育教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非遺文化更是我們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目前,非遺進校園活動正在開展,但是我認為,不僅僅對青少年學生,還可以擴展到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從娃娃抓起。讓非遺文化成為德育美育、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讓非遺文化融入人們生活,深深植根于每一個國民的心坎里,以此推動人民文化自信工作的開展。

  孫豔玲希望,加強對非遺文化項目和傳承人的宣傳力度。她說,相關文化主管部門應該動員整合所有主流媒體和自媒體力量,不斷加大對非遺文化的宣傳力度。要想方設法提高非遺傳承人的社會地位,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和熱愛非遺文化。建議主流媒體從社會責任擔當的角度出發,開辟持久性非遺宣傳專欄、專題、頻道等,不定期召開非遺保護傳播、宣傳專題研討會、活動等加大對非遺文化的宣傳力度,憑此引導全體人民的文化自信。

  孫豔玲是今年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渤海靺鞨繡的傳承人,全國手工編織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婦聯執委,黑龍江省鄉鎮婦女“巾帼建功”標兵。現任黑龍江省手工藝編織協會副會長,牡丹江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牡丹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牡丹江市渤海靺鞨繡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豔玲創辦的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地方民族工藝品和傳承渤海靺鞨繡技藝、繭絲綢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品牌文化企業,在孫豔玲的發展和带領下,公司現有固定員工91人,有七所培訓基地,從年銷售額幾萬元到現在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收入,渤海靺鞨繡產品有六大系列上千品種,產品不僅遍及中國,而且遠渡重洋到北美洲、歐洲、澳洲、東南亞、東北亞、中東、俄羅斯、台灣、香港等地的幾十個國家及地區。

  孫豔玲最後說:“眾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着中華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带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基礎。保護、宣傳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樹立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對于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經濟、文化、社會的可持續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朱劍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