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融資效率決定下步增長

2015-04-28
来源:香港商报

  金融改革提速助實體

  融資效率決定下步增長

  新近釋放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5年開局不利,高層亦坦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轉型的陣痛正考驗著中國。4月17日,李克強總理前往重點金融機構調研,重點談到了金融與實體、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決策層以金融之水解實體之渴的意圖十分明顯。

  專家表示,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既是貼近現實的政策選項,也是意在長遠的路徑選擇。本屆政府金融改革疾步快走,年內料有更多實質性改革舉措落地: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IPO註冊制、資本帳戶開放、金融領域向民資開放、非銀行金融的開放等等,都將帶來社會融資效率的提升和融資成本的下降,進而惠及實體經濟。更有學者指出,系列金融改革措施的落地或將重構中國金融格局,其帶來的深遠影響超越想象。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資本市場炙手可熱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燄。內地作家王朔多年前的一部書名,正成為眼下中國低迷的實體經濟與狂熱資本市場的真實寫照。

  自去年七月以來,內地股市走出了一波又一波沖高行情。今年一季度乏善可陳的經濟數據,以及高層坦承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都未能阻擋中國股民沉寂多年的高漲熱情--不僅A股指數節節飆升,也將香港股指推至七年來最高水平。實體經濟的蕭瑟與虛擬經濟的繁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禁令人疑慮:這一場全民的股市「盛宴」,是對中國金融改革一路高歌的憧憬與激賞,還是泡沫幻滅前的集體狂歡。對此,內地經濟學者、北師大金融學教授鐘偉表示,內地股市熱潮涌動的背后,反映出市場對於深化改革的憧憬和期待。

  「當下的股市,政府給出一點打破壟斷放開行業的暗示,都能引發投資者的事件驅動型投資。如果真心進行市場化改革,市場將給予這種改革超乎想象的紅利。只要願意深改,便有資金,信心和牛市。」鍾偉如說。

  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正經歷由結構調整而帶來的轉型陣痛。中國經濟要獲得更多的增長潛力,釋放更大的增長空間,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既是貼近現實的政策選項,也是意在長遠的路徑選擇。

  事實上,金融改革構成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的中國經濟改革藍圖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意在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包括利率市場化、資本市場/金融市場改革、銀行業改革、匯率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等系列重大改革提上議程。前述改革亦要求對中國的貨幣政策框架和金融業監管進行重大變革。

  金融改革承諾陸續兌現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於金融改革已深思熟慮,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金融領域市場化進程,意在為中國經濟長期良性發揮奠定制度根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總理對金融改革路徑進行了充分闡述,中國金融改革的發展脈絡漸次清晰。而兩會以來,決策層也在加快兌現著各項具體改革承諾。

  中歐陸加嘴金融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表示,無論從時間表還是具體的任務都已清晰表明,本屆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正在積極推進中。例如比較重要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今年內或明年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應是基本確定的事情。而取消IPO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改革,預料今年會完成證券化的修訂,隨后會推出IPO註冊制。

  金融改革步伐加快,令到各界憧憬政策帶來的利好,資本市場資金蜂涌而入。可以說,內地投資者們用腳投票,為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改革點贊,推動了自去年7月以來的這輪牛市。

  IPO註冊制 資本市場新常態

  4月20日,《證券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審。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成為此次修法的重點,這意味著註冊制已進入法定程序。有業界分析,《證券法》修訂草案此時進入審議階段,是註冊制改革提速的一個明確信號。按照既定程序,註冊制或最快在今年8月推出。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經濟大國要成為經濟強國,必須有強大的資本市場作后盾。環視全球,資本市場已取代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金融資產和形態,也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盛衰的象徵。對於中國來說,雖然實體經濟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但就資本市場而言,中國仍難以望美國之項背。

  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思杰認為,美國一直保持著全球創新引擎的地位,這并非巧合。美國僅有不到30%的企業融資是由銀行提供。美國富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基礎建設,偏好風險和創業精神的美國文化,使得它在過去50年中創立了比全球其他任何國家數量更多的世界一流企業。

  反觀中國,短短20年間,中國A股市場的市值已擴張200倍以上,達到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年成交量也擴大了100倍以上。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需要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來對接。繼續發展多樣化的融資渠道,提高社會融資效率,成為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現實要求。我們看到,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成為決策層首要的政策選項。這也成為此輪牛市的最大動力。

  深港通年內啟動

  繼滬港通后,深港通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深交所也已將啟動深港通列入2015年重點工作安排。啟動深港通是中國開放A股市場的重要一步。

  同時,深港通或比滬港通更加開放。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在今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預期下,除了啟動深港通,QFII和RQFII的額度限制或將取消。

  利率市場化或改金融格局

  在今年兩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給出利率市場化時間表:今年完成利率市場化是大概率事件。他亦明確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將在上半年推出。

  3月31日,國務院宣布《存款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60號)》(下稱《條例》)將於5月1日正式施行。周行長兌現了他在兩會上的承諾。

  北師大金融學教授賀力平表示,由於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利率完全的市場化完成,所以,取消存貸款的利率限制在今年年內有可能完成。從宏觀上來看,利率市場化會提高社會融資的效率和增加競爭力。融資成本的下降會惠及企業和消費者。另一方面,會促使社會資金向相對有效率的部門轉移,一些有競爭力和有發展前景的包括一些新興的企業會更容易獲得融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表示,利率市場化會導致中國金融領域的巨大變革,它落地之后將會改變整個金融格局。

  打破金融壟斷是關鍵

  劉勝軍指出,金融改革中最難并且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現時中國金融體制里國有銀行所占的比率非常高。而國有銀行占主導的局面能否得到改變,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改變,即使利率市場化被推動了,在國有銀行占主導的情況下,仍會有大量的扭曲的現象和軟約束。

  非銀行金融倒逼體制改革

  同樣受益於存款保險制度的還有民營銀行。去年首批的5家試點民營銀行中,微眾銀行已於今年1月進入試營業期,如無意外,首批民營銀行都將於今年正式開業。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保險制度等於給銀行上了一道保險,出了問題由保險兜底。業界預計今年通過該制度,意味著民營銀行可自發設立,預料民營銀行會大面積的開始。

  據悉,目前在銀監會排隊審核的民營銀行超過二三十家。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兩會期間表示,將積極推進民營銀行的設立不設數量目標,成熟一家審批一家。顯示監管部門對於民營銀行的設立持積極態度。

  業界預料非銀行金融今年基本可以放開。非銀行信用全放開,各種產業基金自發設立,各種投資基金、證券基金、私募基金統統放開,銀行對票證的交易今年會大面積放開,非銀行金融已經落地了。

  此外,資產證券化和REIT(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市場也將擴大。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將在開放的市場上發揮更大作用。

  魏杰對此表示,金融改革已無退路,系列金融改革的落地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想象不到的影響,任何行政干預都將逐漸喪失作用。其效果可能比國務院簡政放權還要厲害。

  「非銀行金融所帶來的巨大能量會令中國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狀態會倒逼體制改革。資本運作不找政府,而是各種利益群體的運作。如果這件事情要在2015年全部實現,那中國經濟就不是政府主導的經濟,將真正走向市場主導。」他表示。

  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速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保持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賀力平表示,利率市場化之后,匯率的彈性也可以進一步升高,資本市場的開放也將隨之加快。

  魏杰更大膽預計,匯率市場化可能今年會落地。他表示,外匯價格將由外匯供求關系決定,外匯儲備量將成為匯價波動的主要數據。

  「決策層一再強調匯率市場化,就是要維持匯價波動的基本穩定,所以不會出現有人猜測的1:8的情況。決策層有這個控制能力,會把外匯儲備控制在4萬億左右,讓美元與人民幣的匯價波動在1:6.1到1:6.2之間,維持今年的狀況。政府不強行控制匯價,但要保持外匯儲備量。」

  但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則表示,目前中國進行匯率改革的條件并不具備。首先,匯率改革首先要有匯率制度,參考一攬子貨幣。中國至今仍無匯率制度的框架,依然單一盯住美元,而不是參考一攬子貨幣。其次,匯率市場化的前提條件是貨幣自由兌換。此外,要實現匯率市場化,外匯一定是開放的。目前中國這三個要素都不具備,現時中國的匯率仍是有管制的。

  譚雅玲指出,人民幣匯率改革10年來升值38%(另有統計指超過50%),但這10年中國經濟是在往下走的,匯率升值超出了中國經濟的承受能力。現時中國制造業面臨困境,外貿出口下滑嚴重,需要重新檢討匯率制度。

  劉勝軍亦表示,現時中國匯率仍是官方管制,匯率能否變得更加有彈性值得考量。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美元升值,人民幣被動升值帶來很大的出口壓力。

  資本項目或續開放

  據悉,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22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加快推進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打算通過各方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事實上,松綁境內外投資的限制是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的重要步驟。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審議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關鍵在於人民幣能否「自由兌換」。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周行長所稱,做出資本賬戶自由化承諾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在IMF審議時被接納的幾率,「即使那時中國尚未完全開放資本項目賬戶」。

  魏杰認為:「這件事情今年可以落地,決策層會轉向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任何可自由兌換都不是完全自由的。雖然不設定上限,但是會監控。打擊地下錢莊最好的辦法是放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

  但在譚雅玲看來,放松資本帳戶管制,年內很難解決。劉勝軍亦表示,與國內的金融改革相比,現時資本帳戶的開放并不顯得那麼緊迫。中國正在推動經濟轉型,此時資本帳戶是否開放并不是一個必要條件。對這一問題不要期望太高。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