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中國制造2025任重道遠

2015-03-2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近期,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的生產部門相繼撤離中國」的消息引發熱議,甚至有媒體用「外資撤離潮」喻之,稱其是中國經濟面臨危機的徵兆。對此,中國官方表態稱,「撤離潮」言過其實,中國仍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地。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表示,中國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期,人工與原材料成本與日俱增,低成本導向的外企勢必難以再留在中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3月27日國務院新聞吹風會上更是釋放出該計劃將實施的五大工程,均旨讓中國從制造業大國轉向制造業強國,這勢必對外企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香港商報記者蔡易成

  產業調整

  投資中國引力不減

  近日,「外資大舉撤離中國」的話題被再次拋出。微軟公司確認將關閉諾基亞北京和東莞工廠,并裁員9000人;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都在計劃進一步把制造基地遷回日本本土;UNIQLO、Nike、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撤離中國。面對上述局面,有觀察者描繪出一幅「外資撤離潮」圖景,并憂慮中國的投資環境正在失去長久以來的魅力。自2008年以來,「外資撤離潮」消息經常見諸報端,尤在春節前后著墨更多。更有人斷言,中國制造業熬過了2008,卻熬不過2015。針對此類擔憂,官方已反覆表態,指「撤離潮」誇大其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所謂的「撤離潮」并不成立,沒有足夠的證據,不能得出「中國經濟已經遇到危機」的結論。「中國產業正處於結構調整過程中,有些外資撤出也是正常的。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產業結構也持續調整。」劉世錦說。

  個別企業撤離難成潮

  劉世錦認為,這種撤離是少數企業的行為,不能以偏概全把少數幾個企業的行為看作是一種大範圍大面積的行為。「現在報道的也就那麼幾家,那是不是就會形成一個『潮』了呢?」從數據上看,劉世錦的表態是立得住腳的:2014年全年,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3778家,同比增長4.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63.7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7%。中國利用外資規模穩中有進,2014年實際使用外資11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7%,高於美國、歐盟、俄羅斯、巴西等主要經濟體,連續23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同時,外商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上升,達到55.4%,高出制造業22個百分點,成為吸收外資新增長點。劉世錦說,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的投資環境仍是最具吸引力的,一些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其實還是在加強的,特別是一些企業的高技術環節更多轉到中國來,形成自己新的競爭優勢。

  騰籠換鳥

  珠三角外資洗牌

  在產業升級、騰籠換鳥的大背景下,曾經作為中國制造業重鎮的珠三角情况如何?廣東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對本報表示,在廣東,特別是東莞,確實存在一些外資企業撤離的情况,但是是否形成「潮」則很難說。他認為,長期以來,美國日本對中國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有種不安全感,由此則帶來了TTP這樣的協議,可以看作是有意地唱空與孤立中國。因此,誇大所謂的「外資撤離潮」也不排除是有意為之的行為。不過,在分析外資撤離現象成因時,丁力的解釋是,由於國內的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去傳統的低成本優勢不復存在了。「目前珠三角勞動力成本上升比較厲害,我前段時間去一個加工智能手機面板的企業考察,那邊工人的工資在為5000-10000人民幣每個月,這個和過去的概念不一樣了。在這樣的工資大環境下,低成本導向的企業則不可避免地要撤離珠三角。」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直言,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中國正在處於產業結構調整的期間,因此再也不會以30年前那樣的標準來讓外企進入中國。因為中國的生態環境沒辦法承受那麼大規模的制造業體系,中國也需要有些處於制造業底端的企業離開。「當年的香港把制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現在一些低成本導向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難以在珠三角生存了,這是產業升級的必然結果。」曲建認為,相對於其他地方,珠三角的外資撤離的現象更加典型。此外,「從另一方面看,現在中國的民營資本已經崛起了,在某種程度上,資本已經過剩,因此我們對外資的渴望程度也沒早年高了。」他說。

  選商時代

  優勝劣汰乃新常態

  曲建認為,對某些外企撤離中國的現象不必過度擔憂。在淘汰了一部分低成本導向的企業后,反而令中國制造業的生態環境更向好。他曾經針對過一些外資企業做過一次調查。發現有些外企的增值率只有5%-6%,甚至有些外資通過離岸的方式偷逃了很多稅收。所以這部分企業的離開可以净化中國市場與產業氛圍,他們的撤離也讓民營企業有了一個發展的空間。「特別是在工資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珠三角地區,這些企業更加難以適應國新的投資環境,就像當初很多企業不能在美日生存下去的理由一樣,大陸的投資環境也開始進入了選商的時期,不再是外企想來就來的了。」曲建說。丁力亦表示,「現時有些企業由於在新型生產模式與互聯網的冲擊下說倒就倒,就像前幾年的諾基亞,總部都倒了,沒有理由生產基地不倒,這些都是市場的競爭優勝劣汰造成的。」回顧過去三十年,亞洲、拉美、東歐作為低成本區域以及歐美日作為高成本區域的格局主導了制造業的投資決策和資源流向。事實上,近年世界各國的勞動力成本、能源價格、勞動生產率、匯率等多個因素都已發生迅速變化,全球制造業格局的確正在改寫。有市場分析指,影響企業運營的成本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人力、資源和資金。波士頓諮詢公司2014年8月的一份調查顯示,2004-2014年是快速變化的十年,部分國家的薪資水平以10%~20%的速率增長;勞動生產率在一些國家實現翻倍,在另一些國家卻出現衰退;一些國家相對於美國的能源成本提高了50%-200%;匯率劇烈波動。由此導致一些傳統的低成本區域正在或已經失去優勢競爭地位,一些高成本區域正在奪取高地,還有一些區域優勢依然堅挺。

  外商多持樂觀

  那麼,「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是否對外資失去了吸引力?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上,近70家跨國公司高管齊聚一堂,探討「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其中有些言論可以管中窺豹,了解外企對中國的態度。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說:「外企CEO既然能來,我覺得他們是認可中國改革的。我個人對中國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持樂觀態度。」戴雷說,英菲尼迪3年前將全球總部設在香港,表明公司把中國視為其最重要的市場。他坦言,勞動力成本的確在上升,但有經驗、有能力的本土員工也越來越多,即勞動力的性價比在不斷提高。去年,葛蘭素史克因為行賄受到中國政府的巨額處罰,其在華業務也因此受到影響。但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的投資熱情似乎不減。據介紹,葛蘭素史克未來會在中國繼續擴大生產能力,把先進技術和最新產品引入中國市場。葛蘭素史克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偉杰表示,「我們是謹慎的樂觀主義者,因為我們對中國市場有信心,我們對中國醫療市場的增長有信心。」

  轉型釋放新機遇

  友邦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杜嘉祺說,「很多人質疑中國市場失去了吸引力,但對我們來說,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更大了。」他認為,中國市場的新機遇在於轉型,未來的增長將更多依賴服務業和國內消費。對保險公司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新的增長點。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利偉誠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中國正在努力向中高端制造業邁進,而他們公司在高新技術領域有很多優勢,所以「新常態」對於陶氏化學而言,機遇大於挑戰。如此看來,從這些跨國公司巨頭的表態可以看出,中國依然是他們最看重的市場之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然魅力無限。全球價值鏈正在重構,大公司正在重新思考全球價值鏈的重新布局。實際上,中國招商引資的力度從未減弱。不久前,中國政府再次修訂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大幅削減了外商在華投資的限制,為他們投資興業提供更多便利。

  2025規劃

  「中國制造」勢由大變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將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3月25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3月27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進一步介紹了《中國制造2025》的編制背景、總體思路、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就出台的目的、主要創新點、與德國工業4.0的比較等方面答疑解惑。蘇波指出,制定《中國制造2025》是應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需,應對西方國家再工業化,進一步提升制造業全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著眼於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中國將實施五大工程:一是要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二是大力推進智能制造;三是工業強基工程;四是綠色發展工程;五是高端裝備創新的一些工程。

  制造業強國之路仍長

  與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的工業4.0相比,中國制造2025更加強調以自動化、智能化的制造業改造升級為切入點,同時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最終完成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中國將很快推出中國制造重點領域升級方向綠皮書目錄指引,配套措施和傾斜政策將不斷落地,中國制造2025實質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丁力在解讀上述規劃時指出,中國要從制造業大國轉變成制造業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中國還有那麼多農村勞動力還沒有轉移出來,因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仍必不可少。在他看來,「中國制造2025」規劃確實是美好的願景,但必須直面現實,對困難要有一定的預期。「實事求是地說,機器代替人是工業化后期的產物,我們國家工業化還沒走到這樣一個高度,比方一個人現在才十二三歲,讓他去讀大學,可以讀,但是可能會食而不化。」他說。一個客觀規律是,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工業強國。服務業替代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工業化的客觀規律,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除了極個別人口少、面積小的高收入國家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產業,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工業強國。因此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在這個戰略下中國對外資質量也勢必有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