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香港貿易發展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黃醒彪指出,中國食品市場龐大,單單是2013年,全國包裝食品總銷售額便達12600億元人民幣,四年間平均年增12.3%。金百加集團主席兼香港食品及飲品行業總會主席黃家和則指出,中國人口現直迫14億人,可耕地面積卻只占全球9%,可見中國食品市場潜力無限,進口食品也必然是大勢。
香港貿易發展局2013年就內地食品市場的調查,指從2009年至2013年間,內地包裝食品市場每年平均增長12.3%。主要調查的包裝食品包括糧油乾貨、速食麵、調味品、休镕食品(如薯片、乾果)及奶制品等。81%受訪者承認,年內購買包裝食品明顯比兩年前為多;當中77%受訪者更表示曾購買外國進口食品,尤以奶制品為主。因為食品安全問題,他們願意付出不高於平均水平13%的價錢買個安心。
黃醒彪:網購屬高收入消費群
黃醒彪指受訪者認為,由歐美國家進口的包裝食品質素較佳,以曲奇餅為例,消費者便普遍認為所有來自丹麥的曲奇餅皆較松化可口。此外,食品的包裝是否方便進食、物料應用及整體外觀,也是信心指標之一。
他指近年的網購熱,改變了受訪者的消費習慣。當中34%受訪者曾網購包裝食品,當中45%更屬高收入消費群,平均每月消費1.52次,平均消費金額為128元。此外,小包裝亦比大包裝更適合小家庭,因為毋須擔心囤積家中。
黃家和:經濟起飛物流業需求增
自1993年便開始廣州設廠生產咖啡的黃家和說,在這20年間,內地經濟、法規及民生有極大變化。以包裝食品為例,有估計至2016年,每年平均增長15%,個別食品年增長更可達30%。
黃家和補充,中國至2040年的城市人口約10億,消費者將更看重食品安全和追求高質素的進口食品,對物流業自然需求大增。「有些廠家在內地市場賣得很好,可惜存貨量不足,出現斷貨,自然被競爭者取代。」因此,廠家應加強批發及零售網絡,如果公司能力許可,不妨藉發展網絡銷售擴充市場。他亦建議大家多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的工作坊及展覽,掌握「香港制造」在內地市場的潜力。
大昌行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鍾鴻興亦坦言,由於食品在運送過程中較容易受損,除帶來金錢損失外,更會影響品牌形象,所以食品物流要求一般較高,除了貨品完好無缺、數量準確外,會更着重倉儲設備、溫度及濕度控制等。
鍾鴻興:減少損耗提升盈利
鍾鴻興提出,阿里巴巴的「菜鳥網」,還有亞馬遜投資1.2億元入股上海生鮮網購平台「美味七七」,正好反映內地食品物流市場愈見增大。根據去年9月發表的「十二五」規劃,中央要求各省市政府實現目標包括:蔬果及肉類冷凍鏈運輸率增加20%至30%、執行「綠色通道政策」、支持「南菜北運」,減少食品損耗,并提升企業盈利,帶來商機。
不過,他同時提到,中國食品物流供應鏈管理目標仍未標準化,缺乏透明度及追溯性,令蔬菜、肉類及水產的腐損率高達15%至30%,遠高於歐美國家普遍在5%以下,都是要改善的地方。以大昌行物流為例,現已設有實時追踪食品源頭及回收流程,所有負責運輸的貨車車牌及貨倉資料也一目了然,以求達致無縫冷凍鏈物流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