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云南作家行:絲路古今奇 當驚世界殊

2014-11-21
来源:香港商报
  沐浴過大理的風花雪月,作家一行來到了保山。「襟滄江而帶怒水」的保山是中國版圖上開發極早、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邊疆地區。保山市毗鄰緬甸,南方絲綢古道、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都從這里通過。久遠歷史刻下的歲月烙印,便利交通串起的多彩風情,重大事件遺留的厚重沉澱,杰出人物撒播的智慧結晶……使保山成了一個文化的聚寶盆。在這里,從哀牢文化、永昌文化、騰越文化、中原文化、抗戰文化到邊地文化、異域文化、僑鄉文化、翡翠文化、佛教文化……多元文化融合貫通,從而形成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保山文化。香港商報記者王子元、蘭瑤、張敬文
 
粉丝团与作家们合影
 
  潞江壩:聽江潮賞木棉
 
  潞江壩位於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大峽谷中,由怒江河谷的一組沖積扇和高黎貢山、怒江山麓低海拔臺地構成。這里是一個除了綠色還是綠色的地方,人們形容潞江壩為:「頭頂香蕉,腳踩菠蘿,跌下去還能抓到一把花生。」這里江面寬闊,江水平靜,地勢平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炎熱,是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的天然溫室,一年四季瓜果飄香。
 
  有關史料記載,過去潞江壩是個實施土司管理的地方。它的轄區西至高黎貢山頂,東至潞江,北至上江,南至臘猛。戰國時,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南方絲綢之路」就從這里穿過,經緬甸和印度,到達西亞,為中國大西南與外界溝通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午時分,作家采風團一行到達目的地潞江壩,隔著車窗向外眺望,遠處的山連綿起伏,遠處的水波光粼粼,汽車穿行在高黎貢山的盤山路上,下坡的山路旁不時地設有用碎石子鋪成的緩沖帶,這樣的獨特地形配套這樣的安全措施讓來自天津的知名作家肖克凡老師贊嘆道路建造者的細心與專業。「樹樹秋聲、山山寒色」,汽車行進的道路兩旁栽種著數不勝數的木棉花,讓來自北京和天津的作家們感嘆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一路上繁茂的植被、澄澈的天空讓旅途變得镕適而輕松,時間仿佛就這麼定格在了青山綠水之間。
 
  雙虹橋:喧囂歸於平靜
 
  吃過潞江壩傣味風情的午餐,采風團一行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尋訪雙虹橋的旅程。車輛順著碧綠的怒江蜿蜒而行,一路顛簸,到達了雙虹橋,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錯列的鐵索吊橋,這一雙跨鐵索橋各自東西,分接兩岸。
 
  時至正午,采風團頂著驕陽沿著羊腸小道一路下行,來到雙虹橋前。橋頭上的石碑訴說了它的歷史,該橋始建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民國12年(1923年)重建,它打通了怒江東西兩岸壻僳族、漢族、傣族人民之間的經貿、文化往來。更成為連接雲南大理、保山、騰沖,以及緬甸和印度的關鍵。每天行走在上面的車輛、行人絡繹不絕,見證了商賈繁榮。
 
  漫步在古橋之上,鐵鏈吱咯作響,橋身搖擺不定。據悉,該橋建築形式奇特,借勢而為,因勢利導,天人合一,在中國橋梁建築史上堪稱一奇。全長162.5米,以怒江中心天然形成的一巨石為墩,分為東西兩段。東段橋下是怒江主河道,長年有水,由15根鐵索構成,凈跨67米,寬3.1米;西段橋下是怒江次河道,枯水季節無水,由12根鐵索構成,凈跨38米,寬2.8米。兩旁的鐵索在太陽照射下猶如兩道彩虹,故得名雙虹橋。在古道衰落之后,該橋迅速成為珍貴遺址,并於1993年被列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橋兩端的關樓還在,但已破舊不堪,一座關樓只剩下了主梁,其它都已跨塌。像許多歷史遺蹟一樣,雙虹橋也經歷了戰火的洗禮。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突破雲南德宏后計劃侵入保山,中國遠征軍拆掉雙虹橋板,并在怒江東岸設立哨卡,抵御日軍攻擊。時過境遷,古老的馬幫商隊和戰火已經走遠,南絲綢之路已被公路、鐵路和現代化橋梁所取代,怒江雙虹橋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偶然經過的摩托車提醒了人們這座橋依然發揮著其重要的交通功能。
 
  采風團邂逅粉絲團
 
  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的騰沖縣流傳著一句俗語:「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這無頭的山,便是騰沖的火山。騰沖縣地處世界矚目的阿爾卑斯-喜瑪拉雅地質構造帶之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急劇聚斂的接合線上,地下斷層非常發育,巖漿活動也十分劇烈,為中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據專家考證,在騰沖火山群這個「名門望族」之中,資歷最深的是來鳳山,噴發於90萬年以前,騰沖縣城就是建築在這座火山發威之時噴出并冷卻凝固的滾滾熔巖之上的。
 
  一座相對高度不過50多米的小空山,火山口直徑卻能達到150米,且深達70米。拾級而上,山路兩邊的植物翠綠繁茂,已經完全看不出若干年前它噴發怒吼的模樣。走到山頂,眼前渾圓的錐體空空洞洞,看似無物,實則盛滿了大自然的無窮奧秘。在火山群附近,游客還可以撿到灰、紅、黑等顏色的火山石作紀念。這種火山石的比重很輕,從外表看倒更似泡沫,人稱「浮石」。一個人可以輕輕地舉起很大的一塊,投入水中卻不會下沉。人們所說「石沉大海」的自然規律,在這里并不靈驗。當看到采風團拿著「知名作家雲南行」的旗幟照相時,旁邊一群身著鮮豔衣服的大媽突然圍了上來,爭相與采風團合影。一位大媽告訴記者,她們是從陝西漢中來的旅行團,從成都玩到了雲南,沒想到居然能在騰沖遇到這麼多知名作家。
 
  在聽說王巨才也是陝西人后,大媽們便將目標鎖定在王巨才身上,爭先恐后地與他握手并合影留念。下了小空山后,她們還主動要求為作家團表演一段太極拳,雖然沒有伴奏,但大媽們依然打得十分認真。有一位大媽是肖克凡的鐵桿粉絲,她對肖克凡說:「您寫的《山楂樹之戀》太好了!我看了好幾遍,每遍都會哭!」在離開小空山時,王巨才感嘆道:「從她們身上,我看到文學的復興一定就在不遠的將來!」
 
  文化古鎮 生活和順
 
  和順古鎮,因小河繞村而過故名「河順」,后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順」之意而更名為「和順」。因為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它擁有著一股濃郁的江南水鄉韻味。古鎮內保有傳統的文化和建築,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等遍布古鎮,整個古鎮也保持著明清時的建築風格未曾改變,宛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這里曾是馬幫重鎮、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各種外來文化在此交融,它還是著名的僑民之鄉。該鎮目前人口不到6000人,而僑居國外的卻有萬人之多,分布於13個國家和地區。
 
  風光秀麗 歷久彌新
 
  走進和順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端坐於山坡之上的和順圖書館。拾級而上,層層遞進,圖書館大門乃中國傳統風格的木構門樓,牌匾上書「和順圖書館」、「文化源泉」。
 
  第二進院落是中西合璧的磚砌三開間牌坊,上書「文化之津」。走進圖書借閱室內,面積不大,陳列著不少報刊雜誌和圖書,幾張書桌,至今仍供村民休镕閱讀之用。室內陳列和結構都還保留了民國時代的特徵,古老的擺鐘記錄了時光的流逝。
 
  最后一進藏彌樓為上世紀30年代擴建而成,據說收藏了不少古籍善本,也作為圖書館的儲備庫使用。這座兩層樓房呈西洋特色,下書「古閣文津」,似乎和避暑山莊收藏四庫全書的文津閣、老北京圖書館主樓的文津閣遙相呼應。京城皇家有的,小鄉村也有。風光秀麗的和順古鎮,也因為文脈的延續而歷久彌新。
 
  古鎮小吃留遠客
 
  在和順古鎮,你還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紙,這可是騰沖三寶之一(騰宣、騰藥、騰編)。走累了肚子餓了,古鎮內的各種小吃不僅能夠果腹,更能讓你回味那段綿長而滄桑的歷史。寸氏豆粉、藺大媽松花糕都是有著歲月的味道。或者隨便找個飯館坐下,點一份當地特有的「頭腦」或是「土鍋子」,只是吃,就已經讓你不虛此行了。往古鎮更深處走去,一潭清水映下的艾思奇故居如同畫卷一般,讓人恍惚不辨真偽。
 
  走累了,在臨街的茶座歇歇腳,便是一種既簡單又滿足的享受。也難怪各位作家老師在臨別騰沖前一晚都依依不舍,李舫老師脫口而出的一句「事業騰沖、生活和順」,更是為和順之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追憶歷史 緬懷先烈
 
  風在吼,馬在叫,怒江在咆哮!戰火的硝煙已經散盡,但那些心靈深處的傷痕,總是在某些時刻被解開。
 
  1942年春夏交際,日本侵略軍攻入緬甸后立刻把魔爪伸進滇西,妄圖沿滇緬公路長驅直入,陷全滇,逼重慶。保山變為抗戰的最前線。1942年5月4日,日軍侵入龍陵。5日,日軍前鋒偽裝逼近戰略要地惠通橋。10日,日軍侵入騰沖。怒江以西淪陷后,中國遠征軍以怒江天塹阻擊日軍,在2年零8個月的崢嶸歲月里,保山人民堅持戰斗,保衛自己的家園,直至贏得最后的勝利。
 
  滇緬抗戰博物館館址是當年遠征軍反攻騰沖指揮部的舊址,位於騰沖縣和順古鎮內。它是中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民間收藏、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
 
  6000多件文物、1000多張老照片,不乏珍品、絕品。博物館分5個部分:山河破碎、悲壯遠征、淪陷歲月、劍掃風煙、日月重光。通過大量老照片、紀錄片、史實資料、油畫、連環畫等,和館藏文物一起,真實再現了那段歷史。
 
  參觀博物館的時候,人民武警出版社副社長、大校溫亞軍說:「單看這些刀和軍刺,就能看出當時抗戰的艱辛。日本軍人的佩刀做工精細,我們的戰士用粗鐵打造的大刀。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顯現出了軍事裝備力量上的巨大懸殊,能取得勝利是多麼的不易!」
 
  祭奠為國戰死的青年
 
  騰沖縣西南1公里的疊水河畔小團坡下,建有滇西抗戰期間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騰沖收復戰陣亡將士的紀念陵園。辛亥革命元老、愛國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辭「國殤」之篇名,題為「國殤墓園」。
 
  國殤墓園可以說是騰沖軍民以鮮血寫成的一部活的史書,9168名犧牲者,以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部壯烈的愛國篇章。可是,這部歷史的血書,不單單屬於騰沖,它是屬於全世界、全人類。
 

  16日清晨,晨光穿透著樹枝間的空隙,安靜的國殤墓園似乎在沉思著過去,安靜威嚴。作家們一行來到國殤墓園敬獻鮮花,哀思歷史,緬懷先烈。每個人心里似乎都在想著什麼。臉上都凝重著,不再有著往日里的歡聲笑語。作家肖復興老先生更是邊走邊用手撥開有些用土掩埋,看不清字的墓碑。「都是些十七八歲的孩子啊」他對我講到。并在一個墓碑前插下一朵鮮活的白菊花。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