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康
上月,聯合國公布全球快樂指數。是次調查對象覆蓋143個國家和地區。調查除了參考當地民眾的問卷結果之外,亦會根據經濟水平、人均壽命等因素作出分析和比較。在榜單中,芬蘭以7.7分排名第一,而香港地區則以5.3分排名86,而且較23年下跌4位,引起社會議論紛紛。
雖然快樂是一種主觀感受,而提升市民快樂指數亦不是特區政府的主要責任和工作,但是作為管治者,當然希望社會瀰漫正面、樂觀、積極的情緒,避免社會出現不穩定因素。因此,如何令市民感受更多的快樂感和幸福感,爭取在同類調查中拾級而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港人主觀感受欠佳
既然調查已經考慮到各個社會的基本條件,例如民眾的收入水平、預期壽命等等,那麼香港作為人均生產總值排名世界前二十名,以及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方,肯定不是因為在以上環節中失分而導致排名靠後。換言之,快樂指數偏低的主因在於一般群眾的主觀感受欠佳。因此,我們有必要比較一下排名前列和位列榜尾的國家和地區有何共同特徵,讓特區政府可以從政策上參考以改善港人的看法。
不難發現,是次榜單的頭十位都是來自北歐和西歐的國家,包括芬蘭、丹麥、瑞典、盧森堡、荷蘭等等。至於排名最後二十名的國家,大多集中在中亞、南亞和非洲,例如印度、阿富汗、黎巴嫩、馬拉維、津巴布韋等。前者通通都是人均收入多、社會福利好、醫療和教育水平高的地方,而後者則是社會相對動蕩,或是陷入長期戰亂的國家。可是,正如上述,香港的社會經濟情況與一眾生活質素優秀的歐洲國家相距不大,而且又不似部分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社會充滿矛盾,甚或內戰,所以拖垮市民快樂指數的肯定不是以上的條件。
宜適當縮減工時
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影響前十及最後二十名排名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工時長度。按理來說,一個地方工時愈長,產出就愈多,經濟自然向好。然而,實際上,排名較前的國家都以嚴謹的勞工法例見稱,僱員的每周工時有着清晰的規管。以芬蘭為例,當地規定每名員工每日工時不能多於8小時,而每周總工時就不得高於40小時,平均而言,當地僱員每周實際工時只有37.5小時,較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每周工時中位數少4小時。而其他名列前茅的國家如丹麥及瑞士的每周平均工時分別為40及34.5小時,可見工時愈低,則民眾愈容易感到快樂。
相反,排名靠後的國家,則無一例外都是勞工保障低和工作時數長。以印度為例,雖然該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是當地的工時卻沒有實際改善。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推算,印度僱員的工時中位數為47.7小時,相當於較芬蘭僱員每日工時多出2個小時以上。至於中東國家黎巴嫩,僱員的每年平均工時更加長達2300小時以上,較芬蘭高出超過500小時,可見當地僱員普遍壓力偏大,是民眾容易感到不開心的主因。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3月25日公布的《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2023》,香港僱員的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3.2小時,雖然較疫情前2019年44.3小時的水平有所下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統計處的調查包括所有全職及兼職員工,如果撇除後者的話,有非政府組織的調查發現本地全職打工仔女的實際平均工時高達49小時,與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情況相差無幾,亦解釋了港人為何有着相對理想的生活條件,卻未有較高的快樂指數。
事實上,同樣屬於先進發達經濟體的日本和韓國在是次調查中一樣排名不理想,分別位列51和52位。可見,工時愈長,工作壓力愈大,會為當地民眾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乃是普遍現象。香港已經討論標準工時立法超過二十年,至今未見寸進,政府必須加把勁急起直追,正視問題縮減工時才能提升港人的快樂指數。
圖源: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