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簡稱「走塑」的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相關法例,正式踏入實施適應期。對此環保新措,大家要改變種種習慣,還涉及成本,當然需要適應。期間出現一些問題或質疑,亦在預料之中,適應期的設計正是為了更好理順。李家超特首昨表示,對整體實行情況持正面態度,認為措施並非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強調當局重視替代品供應和市民承擔能力,會持續就如何提供更多選擇等聽取意見。總之,走塑方向對,困難要共同來克服。
兩年前,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了《全球塑膠公約》,爭取於2024年達成一項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塑料污染防治協議。昨起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已聚首一堂,展開第四輪談判,共同草擬確定這份全球首個管制塑膠的公約內容,其中一條正是減少及替代塑膠製品。可見,「走塑」不單是香港的事,已是全球共識及必然方向。有國際民調機構便趁周一「世界地球日」發表一份全球性民調,顯示高約七成受訪者支持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香港同日引入新規,符合國際大勢,亦肩負了環保應有之責。
其實,香港「走塑」進程已嫌慢,其他地方早有類似管制措施,各地經驗正好帶來示範效應,說明當前本港所現問題應該都能克服。觀乎過去兩天的適應期裏,坊間最大意見是即棄膠餐具的替代品質素參差,包括木製餐具不夠硬、紙製餐具容易爛等。然而,環保署平台上已提供逾700種替代品,當中應有質素較佳的選擇;即使裡面沒有,難道自由市場沒辦法提供更佳選擇?這並非什麼高深科技。另外一大意見乃替代品的成本普遍較高,據稱較即棄膠餐具貴幾成甚至一倍;可增幅較大只因基數較低,實際新增開支基本只涉一兩元,無論對經營者抑或對消費者來說均尚可接受,不少店舖已表明不會全數轉嫁到顧客身上,意味相關成本增加的影響可控。事實上,早於新措生效之前,市面上已有食肆自行「走塑」,其經營狀況及消費體驗並不見得有多大負面影響。當然,最理想的行為改變,乃是自備可重用餐具,毋須再擔心替代品不夠好、餐餐用不划算等。
環保需要全人類齊心協力,當中涉及的行為模式改變,會不會帶來麻煩?有沒有額外開支?當然難免,但事在人為。香港過去亦不乏成功例子。2009年首次引入寓禁於徵的膠袋收費時,坊間均有反對及質疑聲音;時至今日,大家出門時都懂得自備購物袋。再早一年,三色回收桶開始廣泛設置,「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口號街知巷聞;來到現在,尤其透過「綠在區區」,可回收物料的種類和容量均大幅增加,全港各區的智能廚餘機也正大幅增加。由自備購物袋,到垃圾分類回收,起初總會不便,但一切只在乎習慣;不論使用替代餐具,還是自備可重用餐具,適應了就會習慣。人人出一分力,大大有利環保。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陷入絕對主義,因不夠好而乾脆不做;應採取相對主義下的「盡做」,以對環境較友善的替代品來取代即棄膠餐具,對環保已經好好。環保乃好事,大家要齊心做好事!有困難,則想方設法克服,相信香港人一定得!
圖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