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
汕頭的市花叫金鳳花,紅里透著金黃,長長的花蕊,乍一看很像我故鄉草原上的薩日朗花,熱烈而不乏高貴的氣韻。然而,這次汕頭之行給我最大感動的卻是澄海的1000多種蘭花。
走進遠東國蘭的培植基地,我被滿眼的蘭花震撼了。我有個畫畫的朋友叫沐齋,據說養了五百盆蘭花,讓我羨慕不已,可和眼前這一望無際的蘭花相比起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看着那伸展自如、修長柔韌的葉子,還有如星星般點綴的各種顏色的花容,我只能用驚艷來讚美它們。之前我對蘭花並不甚了解,多數是從古人的畫中感知到的。南宋趙孟堅《墨蘭圖》的孤高,明代仇英《雙勾蘭花圖》的素雅,而清初徐渭的《題蘭花圖》則詩畫俱佳:「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一句「一香已足壓千紅」,意境全出,超凡而脫俗。我家裏也有一盆不知名的蘭花,聽夫人說是從她老家廣西大瑤山移植而來。它就放在客廳的窗台上,我卻一直沒注意它存在。從汕頭回來後我首先跑到那盆蘭花前。此時花正開,奶白色的花瓣,淡紫色的花蕊,一簇簇,素雅中透著孤傲和哀怨。看我驚異的目光,妻子不以為然地說:「這蘭花已經開了兩季了,你都沒在意。」「是嗎?」我竟然不相信。妻子嗔怪道:「你光專注於古畫中的蘭花了,卻忽略了生活中真實的蘭花。」我只好無言以對。查了些資料得知,蘭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雖排名第四,但卻是中國最有文化屬性、栽培歷史最久遠的植物之一,被譽為「王者之香」「百草之長」。但它也是花族中最難養殖的一種,尤其是那些名貴的蘭花,對環境、溫度、濕度等等的要求非常苛刻,堪稱花中之名門望族。此時,我想起陳少敏先生的一句話:「中國蘭花之所以這麼名貴,是因為她是用兩千年的中國文化栽培出來的。」陳少敏,汕頭遠東國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一個與我同齡的有眼界的企業家。他深知蘭花與中國文化血脈的關係,以及蘭花所代表的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精神境界。從1987年到2015年,他由一個喜歡養蘭花的「蘭癡」逐步變成了一個擁有令全球資本市場矚目的持有「中國蘭花第一股」的大老闆。
每個成功的企業家都必定有不平凡的經歷,但是我不想重複他的創業故事,我更關注的是他通過蘭花的產業化經營,給社會、給家鄉,還有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特殊貢獻。我們知道,蘭花作為蘭屬植物在我國有49種,佔全球種類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名貴的品種在國內失傳了,我們只能在古書上感嘆它們曾經的存在。一次在與日本友人的聊天當中,陳少敏得知中國傳統的春蘭、蕙蘭一些名貴品種,比如「程梅」「關頂」「大一品」「宋梅」等竟然在日本保存下來。他一方面敬佩日本人對蘭花的重視和喜愛,另一方面也為中國的國粹流落在異國他鄉而感到痛心。於是,他幾次親赴東瀛,花大價錢將它們買下並移植到中國,使得這些失傳已久的珍貴的品種重新回到了祖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由此,陳少敏也悟出了一個道理,蘭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體精神的一個載體,要想讓它永久地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就必須讓它走進千家萬戶,把蘭花納入商品流通的渠道,才能疏通蘭花產業發展的血脈,保持蘭花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他斥巨資創建了中國第一家蘭花資源保護開發中心,開闢了蘭花資源庫和栽培基地,目的在於保護和開發中國蘭花稀有的珍貴品種,挽救和避免一些蘭花名品在貿易流通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流失和斷種,同時,也為國內外蘭友搭建了一個蘭花文化的交流平台,給世界各地的蘭花愛好者一處觀賞和親近蘭花藝術的家園。與此同時,陳少敏在汕頭市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鼓勵和扶持當地農民種植和開發蘭花產業,全力將澄海區的蓮華鎮打造成中國蘭花名鎮。於今,蓮華鎮已經成為以蘭花產業和文化為品牌的遠近聞名的旅遊小鎮,當地的農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他們都說:「小小蘭花草,農民致富寶。」蘭花不僅讓鄉親擺脫了貧困,也獲得了文化與精神上的自豪感。因此,某種程度上說,此時此刻,素雅而高貴的蘭花比金鳳花更讓我難忘和動心。
在我走訪汕頭的過程中,還有一種花讓我更為心動,那便是華莎馳家具家飾有限公司的「雕花」。「華莎馳」是汕頭市一家具有意大利時尚元素的新古典風格的家具品牌,它吸取了意大利的文化和靈感,採用了古羅馬建築的設計理念,具有巴洛克精神的繁複、奢華、精緻、浪漫和動感。當我問起華茂集團的老總,也是華莎馳家具家飾有限公司的老闆黃茂強先生,為什麼要以意大利古典家具為標準和借鑑對象時,他說:「早在古羅馬時期,意大利家具就聞名東西方,到了文藝復興以後,意大利的古典家具更是以昂貴奢華影響甚至引領了整個歐洲的家具市場和品位。為什麼呢?因為意大利這個國家非常迷戀手工製作,它具有無與倫比的人文理念,而且它注重細節的尊貴,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在材料的選擇上細心挑選,在製作工序中精心打磨。而我們的華莎馳家具就是要追求這種精神和品質,讓中國人也體驗一下歐洲古典主義的奢華與浪漫的生活方式。」
走進廠房,我為工人們精湛的手工雕花技術驚嘆並折服。只見工作枱上排滿了各種型號的刻刀,還有鑿子、錘子等手工器具,工人們專心致志地在木頭上雕刻著花朵、葉片、藤蔓以及海浪漩渦等形狀的圖案。其中一個年輕的女孩兒正捧著一塊厚厚的木板精心地削剔著我們在歐洲古典家具中常見,卻叫不出名字的花紋。她刀法嫻熟,運刀精準,儼然一個藝術家。她全神貫注、小心翼翼,連我們走到她身邊都沒有發現。我有些好奇,不禁打斷了小姑娘的工作,問道:「這是什麼花紋呢?」小姑娘有些害羞,臉上泛起一層紅暈:「這是莨苕葉。」我恍然想起在歐洲古典文學或雕塑中常被作家、藝術家描繪的一種植物,就是莨苕。莨苕是一種生長於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的灌木,它有美麗的鋸齒形葉子與優雅的姿態,常被古羅馬的藝術家和工匠們廣泛用於裝飾藝術中。所以莨苕的意義,在意大利乃至歐洲,相當於我們國家的蘭花,它凝聚著兩千多年來西方古典文化的精髓,寓意著吉祥如意、家庭和睦,同時也象徵着生命的力量,即充滿活力的生活以及樂觀的人文精神。所以,不論東方還是西方,人們總會選取身邊的某種花草樹木,作為自己文化的象徵或隱喻,由此獲得一種精神的寄託和人生的理想。在這裏,我還看到了歐式家具中最傳統也是最經典的手工藝方法,比如薄木拼花、銀絲和金箔乃至貝殼裝飾和鑲嵌的製作流程和精湛技藝。那些富有寓意的風鈴草、四葉草、橄欖枝等等,被工人們精心地雕刻、鑲嵌或者鏤空到床頭、桌面或沙發上,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仿佛它們是從遙遠的西方移植到東方,生長並且綻放一般,給人以美的享受,傳達著高雅和華貴的氣息。在我看來,這便是汕頭之花中的「華莎馳」之花。
由此我又想到了那位愛國愛港、紮根汕頭的年輕港商李業發先生給我們展現的「玻璃之花」。他所創建的集友工藝玻璃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玻璃裝飾材料和工藝製品,通過雕、磨、熔、吹、刻、鏤等獨特工藝呈現出花的千姿百態和斑斕色彩,被人們稱讚為「魔幻玻璃,花的迷宮」。還有佇立在汕頭東海岸,被譽為「東海岸一號作品」的寶能時代灣,則是集產業、商務、教育、醫療、商業、文化、居住、生態為一體的複合型花園式的新城。我以為這應該是汕頭之花叢中的「現代之花」。 確實,汕頭名副其實是一座花的城市。那遍布街頭巷尾的汕頭市的市花——金鳳花、蓮華小鎮的名貴的蘭花、由工匠們雕琢而出的高雅的「華莎馳之花」、集友工藝那如夢如幻的「玻璃之花」、東海岸那將擎動城市未來的「現代之花」 ,還有南澳島上如花海一般金燦燦的相思花以及令國內乃至世界垂涎的琳琅滿目的「美食之花」等等,這些足以構成汕頭這座美麗而富饒的花園一般城市的榮光,她盛開在中國這個大家庭的百花園中獨樹一枝,芳香卓著。
作家簡介:
興安,文藝評論家、水墨藝術家、編審。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協
作家出版社創意合作部主任。著有散文集《伴酒一生》《在碎片中尋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