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共產黨邵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開幕。邵陽市委書記嚴華代表中國共產黨邵陽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真抓實幹勇擔當 凝心聚力促發展 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邵陽不懈奮鬥》的報告。嚴華指出,中國共產黨邵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意氣風發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會。
過去5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第二方陣首位,產業發展成就斐然,「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2016年,該市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省委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堅持久久為功興產業,堅定不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因地制宜打造「一核一帶多點」工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建成滬昆百里工業走廊,打造湘中、湘西南面積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工業中心,邵陽經開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立足「產業興邵」,把七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作為主攻方向,產值過百億元工業企業、投資過百億元工業項目、上市公司均實現零的突破。
5年來,全市市場主體保持兩位數增長,總量和增量分別排全省第四位、第三位;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總量達到1817家、居全省第二。
5年來,全市高新技術服務和產品的企業發展達到1083家,55家企業獲批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企業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和優勢。
十大百億元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初具規模,「邵陽紅」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創建取得成效,商貿物流旅遊等服務業蓬勃發展。
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0.8億元,位列全省第二方陣首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
改革開放釋放新動能
今年年初,「湖南基層改革探索100例」入選案例名單公佈,該市8個改革項目成功入選。
5年來,該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動「最多跑一次」「全程電子化」等改革落地落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解決企業「願不願來」「敢不敢來」「賺不賺錢」「安不安心」的邵陽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不動產數字管理技術創新獲全省首屆管理創新獎;標準化村衛生室新醫改模式得到中央改革辦、國務院醫改辦推介,被中宣部列為群眾突出獲得感全國改革先進典型。
5年來,該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吸引全球邵商回鄉投資興業。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走在前列,邵陽海關開關運行,省級園區基本實現保稅倉、出口監管倉全覆蓋,經濟外向度持續提升,連續四年獲評全省開放型經濟先進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與中非、東盟等貿易日益密切,努力建設湖南對接東盟的橋頭堡,全力打造內陸地區開放新高地。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9月16日,白新高速公路項目控制性節點工程夫夷水1號大橋右幅順利貫通。目前,白新、永新、城龍、新新四條高速公路建設正如火如荼。這是該市狠抓項目強基固本的一個縮影。
5年來,該市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積極推進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懷邵衡鐵路建成通車,武岡機場建成通航,縣縣通高速,7個縣市區通高鐵,現代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5年來,該市「雙百」城市建設、產城融合步伐加快,城市舊城和背街小巷改造有力推進,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正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行河長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推進,一個宜居宜業的魅力家園正在形成。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這5年,該市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7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減貧人數全省最多,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這5年,該市在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等領域持續發力,困擾農村群眾的用電難、出行難、上學難、安全住房、安全飲水等問題得到整體性解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市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較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不斷走深走實,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湖南唯一、全國首批十個之一的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順利,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治,空氣質素綜合指數大幅提升,水環境質量穩中趨好,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0%以上。如今,我市正着力建設綠色邵陽,打造湘西南生態屏障。
過去5年,全市人民用智慧和力量書寫精彩,繪就了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壯麗圖畫。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邵陽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堅實的步伐,全力開創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記者 劉洗涌 通訊員 李芳 楊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