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系列之第七場新聞發佈會17日在海口舉行。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呂先志表示,“十三五”期間,重點園區創新優化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類市場主體加速集聚,園區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產城融合度不斷提升,園區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是規劃佈局不斷優化。2019年,海南印發《海南省重點產業園區規劃佈局調整優化方案》,在全省規劃佈局3類25個省級產業園區,實現園區錯位化、差異化發展。在產業佈局上,北部“海澄文定”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高新技術、互聯網、醫藥、航空航太、金融服務、空港物流、維修等產業。南部“大三亞”重點發展休閒旅遊、總部經濟、深海科研、南繁育種、金融服務、教育文化等產業。東部重點發展醫療康養、休閒旅遊產業。西部重點發展油氣化工、港航物流、高端裝備製造、能源交易產業。截至2020年6月,省級產業園區共有20909家企業入駐,實現營業收入1541.97億元,同比增長27.2%,實現稅收收入179.93億元,占全省稅收的36.1%。
二是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海南先後設立7個園區法定機構,探索市場化、專業化的管理模式,真正讓園區“說了算”。印發《海南省產業園區管理暫行辦法》,對園區設立、運營管理、政策扶持、業績考核等進行規範。印發《海南省重點產業園區考核評價辦法》,以結果為導向,建立健全產業園區考核評價體系和動態調整機制。
三是極簡審批穩步推進。海口國家高新區、博鼇樂城先行區等園區參與的“立法推行重點園區極簡審批改革”獲“第一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一等獎。省人大常委會先後批准在洋浦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推廣適用“三園”特別極簡審批,至此,除海口復興城互聯網資訊產業園不具備承接審批職能外,其餘10個自貿港重點園區實現極簡審批全覆蓋。
四是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全省重點產業園區圍繞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休閒娛樂等方面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分別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1.31億元、74.31億元,同比增長44.7%、36.7%。2020年,安排重點園區專案資金36.21億元和海南專項25.55億元重點支持海口國家高新區新藥創制產業創新園、江東新區高品質飲用水廠、崖州灣科技城九年一貫制學校等46個園區專案建設。
五是“一園一策”效果明顯。根據園區不同發展情況量身打造支持措施,讓園區“有權能定事,有錢能辦事”,引導產業專案、人才、資金進園區,增強產業園區發展動力。2019年以來,省政府先後印發支持深海、南繁、航太三大科技城、海南生態軟體園、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海口江東新區、復興城互聯網資訊產業園等園區的“一園一策”差異化扶持措施。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復興城政策效應凸顯,初步統計,2020年1-11月份兩個園區分別實現稅收45.19億元和27.5億元,同比增長90.1%和150%。
六是自貿港政策紅利逐步釋放。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船舶達21艘,完成保稅油加注10萬餘噸。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超過110種,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病藥達100種。瑞普替尼成為首個實現帶藥出園使用的進口特許藥品。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普拉提尼在樂城先行區實現美國之外的全球首例應用。海南省人民政府與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中國境內第一所境外高校獨立辦學專案。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越洋航線在洋浦小鏟灘碼頭正式運營,實現了海南洲際越洋航線零的突破。2020年10月,南航ARJ21-700國產飛機平穩降落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標誌著自貿港首單國產飛機租賃專案正式落地海口江東新區。初步統計,2020年,11個重點園區新增註冊企業2萬餘家。(記者 吳軍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