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吳軍暉 報導:9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八批制度創新案例集中發佈,發佈了8項制度創新案例。8項案例既有海南特色、又具全國影響力,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助推改革推進,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一是國際投資“單一窗口”。該案例聚焦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將招商、市場監管、專案審批等13個部門20個政務系統,包括企業設立登記、變更、註銷、社保登記、簽證證件辦理等179項投資服務整合到一個窗口,實行“一個帳戶、一次註冊、一套密碼、一組資料”管理模式,全流程縮減企業提交表單材料55%,縮減審批時限和環節近70%。企業全流程辦理設立、稅務登記、公章刻制、外商投資資訊報告、外匯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業務,最快2天內即可辦結,大幅提升投資服務效率,優化了投資營商環境。
二是國土空間用途審批“多審合一”。該項改革通過整合用地、用林、用海等審批事項,對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制度優化再造,創新用途管制統一審批體系,構建“多審合一”審查機制,簡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事項,實施“多驗(測)合一”工作機制。將之前分散的33項審批流程整合優化為6項,審批時間由之前的100個工作日整合為20個工作日,投資專案落地效率大大提高。
三是遊艇等船舶證書“多證合一”。三亞市和海南海事局將7本涉客船舶所需證書和五本遊艇船舶所需證書,統一成為《三亞轄區船舶管理證書》,所有證書有效期限統一為5年。實施“一網通辦”,試行“電子證照”,將原本行政相對人至少跑5趟、累計耗時56個工作日的審批過程,縮減至最多跑1趟、不超過10個工作日辦結,審批時間壓縮近82%,且提交申請材料最多可減少19項。每艘船舶節省運營成本約1萬元。
四是自由貿易帳戶下外資股權投資便利化監管。三亞市依託新設外資股權投資公司,利用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投融資匯兌便利,突破現行外匯額度限制靈活增加外資股權投資規模,打通了外資股權投資便利化通道,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高效靈活的跨境金融服務,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高效引進外資提供了有益實踐探索。
五是無線電審批制度改革釋放頻譜資源價值。該項制度創新以互聯網思維,深化頻率和臺站“放管服”改革,合併頻率臺站兩項審批工作,簡化用戶申報內容流程,依託“四庫一圖”智能審批和監管,免費開放部分頻段,在全國首創釋放頻譜資源先進做法。通過該制度創新,將原來頻率和臺站兩項許可審批時限由50個工作日壓縮到了8個工作日以內,縮短84%,其中95%以上申請能夠當天辦結,審批時間壓縮98%,每年為用頻企業以及無線電愛好者減輕負擔2000萬元左右。
六是臨床真實世界數據藥品和醫療器械註冊應用。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利用臨床急需進口藥械政策,開展臨床真實世界數據應用試點工作,探索將未經我國註冊、臨床急需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臨床數據,轉化為真實世界證據,用於藥品和醫療器械在我國註冊審批,為國家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提速全球創新產品在我國臨床使用,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
七是社會管理資訊化、智能化、智慧化。該平臺整合了全島資訊管理、社會管理、口岸監管等多個系統,創新建設、綜合應用雷達、光電等多種前端感知手段,彙聚融合各類數據資源,構建從態勢感知到大數據研判再到聯勤聯動高效應急處置的全鏈條、系統化、集成式綜合防控體系,促進了風險管控的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的科學化、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公共服務的高效化。
八是創新調用檢察官辦案機制。為集中力量辦好涉黑涉惡案件,海南省人民檢察院堅持全省“一盤棋”,舉全系統之力投入專項鬥爭,針對《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對上級檢察院調用下級檢察院檢察人員法律身份不明確、不具體,影響出庭支持公訴的問題,創新探索出以發佈決定的方式賦予調用人員法律身份,以“報請會商”方式獲取授權,以“書面決定”明確調用人員身份,以“庭前會議”方式強化效力,有效解決了這一困擾檢察實踐的難題,受到最高檢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