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18年區政府在民生領域投入25.1億元,預計2019年投入達27億。」12月12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區長錢鎖梅在專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崇川區根據年初區人代會票選結果,圍繞水環境治理、園林綠化建設、醫聯體提質工程、健康養老等十個方面的民生內容,積極推實舉、出實招、干實事,工作成效顯著呈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錢鎖梅表示,崇川自古就有「福地」美譽,隨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民生福祉的內涵也日益提升。為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區人民,區政府按照量力而行、儘力而為的原則,每年切實辦好一批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通市崇川區政府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實情況新聞發佈會
構建居家養老「一張網」 打造崇川健康養老品牌
崇川作為南通的主城區,老齡化程度位於全省前列。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達13.2萬,人口老齡化率近24.5%。總體呈現出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
「『老有所養』已經不僅是家庭責任,更加成為政府與社會的共同職責。」崇川區副區長楊春紅表示,崇川區在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的同時,大力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以及醫養結合雙項改革,着力構建崇川健康養老體系,進一步滿足老人的多樣養老需求。
今年以來,崇川區加大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在每個街道設立日間照料中心、每個社區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構建起點面結合、全面覆蓋的居家養老服務「一張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化養老機構承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建立養老服務清單,重點提供助餐、助潔等7助、9大類、106項服務。今年,崇川以助餐服務為突破口,打造老年餐體系,提供送餐服務,基本解決了崇川老人「沒飯吃」、「吃不好」的問題,贏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崇川推進醫養護康深度性融合。一方面是醫中設養。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老年病科、內分泌科等特色專科,目前已開設5家,計劃明年實現全覆蓋。另一方面是養中增醫。1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全部內設醫務室,100張床位以下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簽約合作,實現養老機構醫療服務全覆蓋。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比例達到72%。同時,推進居家醫養服務,已設置家庭病床207張,為50戶家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
打造「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崇川依江靠山,是長江入海口少見的地理風貌。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五山及沿江片區老港區、破廠區、舊小區相互交織,「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成為城市發展窘境。
崇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譚真表示,崇川區全力以赴推進沿江地區生態保護及修復工作。一是大力實施房屋徵收。截至目前,完成房屋徵收民居2589戶、47.5萬平方米,騰退產能低下、污染嚴重企業455家、277.3萬平方米,有效保障了南通植物園、軍山森林公園、旅遊配套區等生態修復工程按時推進。二是開展非法碼頭整治。對沿江非法碼頭進行全面排查,圓滿完成恆通混凝土、川東石油及港翔建材3個非法碼頭整治任務,收回長江岸線863米,復綠面積18.8萬平方米。三是正加快推進姚港油庫庫區整體搬遷工作,清理水源地附近遊艇碼頭和危化品碼頭,完成全部入江排口排查封堵。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建設,南通植物園、軍山森林公園,龍爪岩濱江風光帶、靜海、狼山中心片區相繼完成生態修復並對外開放,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同時,新增有效覆綠86萬平方米,區域面貌得到全面改觀。主城崇川已經打造成為「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新起點,要把為民辦實事工作機制堅持不懈抓下去。」 錢鎖梅表示,崇川區將繼續集思廣益,凝心聚力,以更積極的姿態、更有力的舉措、更高效的作為呼應新的民生關切,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確保為民辦實事項目既增量、又提質,努力把每個項目都能做成人民滿意工程,不斷增強崇川福地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林 趙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