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
回鄉創業的王爐接受記者專訪
炬晟半導體太陽能路燈生產線
聯尚LED燈絲生產線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許入介、張涵坤報道:“用深圳速度在畢節辦事,短短40天完成了從入駐裝修到投產使用”。貴州炬晟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爐告訴記者,由于這種推進速度和辦事效率,幾家同行企業也很快加入到致福光谷產業園。
因為鄉愁而歸,2015年,在七星關區委統戰部的協調和帮助下,王爐带着自己在深圳的團隊回到畢節,在七星關經濟開發區的貴州致福光谷產業園創辦了貴州炬晟半導體有限公司。
王爐說,自己進軍LED行業16年,經歷了技術層面的持續性創新托底和競爭格局層面的加速洗牌,但對于產業未來發展仍充滿信心。
“經過三年的發展,公司從第一年做市場到第二年做質量,再到第三年的品牌化實施。已成立了建築和新能源子公司。”王爐說,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下一步將更接地氣,更貼近市場的要求的向服務導向轉變。挖潛民用市場,開發光伏產品,擬在公共場所設置移動式充電寶的開發。同時,還將通過並購或重組的形式完成農業等子公司的籌建,力爭到2019年成立集團公司。
力造西南光電產業高地
與炬晟同期入駐的深圳市聯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產業鏈招商引進,現已投資8000余萬元,使用廠房5000平方米,建成了80條世界領先的全自動生產線、及配套的燈絲支架生產線,研發生產LED360度發光燈絲。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LED燈絲光源制造企業,擁有九項實用新型專利及一項發明專利申報,建立了專屬的燈絲品牌,填補了貴州LED燈絲光源自主生產的空白。可形成年產1.8億條燈絲,年產1800萬顆燈泡規模,有望成為畢節市第一家LED上市企業。
為加快推進開發區LED光電產業鏈集群發展,輻射西南地區LED光電產業。致福光谷還投資建設了貴州省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中心實驗室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總投資4050萬元。建有光度學檢測室、色度學檢測室、環境及可靠性實驗室、電學檢測實驗室、光生物安全實驗室以及材料實驗室等9個實驗室。能夠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研發、產品資質認證、標准立項、專利申報以及技術產業化為一體的全方位、高水平的技術服務平台。
現中心實驗室正在進行貴州省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質申報工作,並計划一年內努力完成CQC(中國質量認證體系)、CCC(中國3C認證)和CNAS(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國內認證,以及歐盟CE認證、美國UL認證等國際性的認證申報工作,成為當地甚至在全國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光電檢測認證機構。
據介紹,貴州致福光谷產業園作為七星關經濟開發區中建設的“園中園”,亦是七星關區投資成立的貴州致福光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化運作、創新服務園區的新模式,主要從事LED光電產業。注冊資金1億元,划撥資產4億元。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結構,貴州致福光谷以點亮脫貧之路為奮斗目標,承接珠三角、長三角的LED制造企業產業轉移,以打造中小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的理念建立貴州省最大的LED產業基地。
現已與國家級孵化園北京匯龍森孵化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大連光電所、中科院物理所、清華大學材料系等多家機構開展合作。園區已擁有專利近50項,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制造,為七星關乃至整個畢節市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探索和實踐。
目前,貴州致福光谷入駐投產企業5家,初步形成了光電產業鏈。解決就業人數440人,其中精准扶貧戶67人。預計到2019年培育1家上市公司,到2020年對貴州致福光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整體上市,成為西南地區光電產業的高地。
持續做好服務企業大文章
光谷產業園所在的七星關經濟開發區分為A、B兩區,分別規划面積12.7平方公里和9.06平方公里。區內資源豐富、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大,產業發布局空間較大,水、電、氣、路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吃、穿、住、行、購物、醫療、住房等配套設施已逐步齊全。
建成標准化廠房52.5萬平方米。共入駐企業61家,其中建成投產51個,在建8個,解決就業8200余人,擁有發明專利35項,知名品牌5個。擬配套修建公租房2384套,已建成604套交付園區企業使用,年租1400/套/年。
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51億元,實現產值34.36億元,工業增加值10.47億元,新增規上企業4家。全年完成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創利稅1.71億元。
未來,經濟開發區將持續優化發展環境,釋放政策紅利,按照“保姆式”“一站式”的招商引資標配服務體系,全方位為企業來黔興業、紮根畢節吃上“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