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冀文嫻報道: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長春去年以7.5%的經濟增速成為推動吉林省跨入全面振興快車道的重要力量,更事實勝于雄辯地回擊了“唱衰東北”者的認知偏狹。在省“兩會”上,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要求長春繼續堅持打先鋒、站排頭,為吉林全面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表示,長春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挑起重擔、奮力前行”的精神狀態,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狠抓落實,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對標高位,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松勁
長春在吉林省全面振興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王君正強調,要堅持目標引領,萬眾一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解放思想不動搖。觀念的變革是一切變革的基礎和前提。立足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要進一步推動觀念的更新,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辦法,在對標高位中推動長春加快發展。
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走出一條發展新路”要求、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長春提出了“五個一”的預期目標,即: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生態文明建設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建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明確要打造經濟量級、城市能級、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生態文明“五個升級版”,實現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法治優良、功能完善、生態一流、人民幸福“六個目標”,努力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
王君正表示,要持續做大長春經濟地盤。“發展不夠、不充分、不協調仍然是長春的最大市情,我們必須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放手發展規模,努力提高質量,全力做大經濟量級。必須把擴大有效投資牢牢抓在手上,擺在突出位置,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確保經濟當前有動力,未來有潛力。
在全省結構調整、轉型發展中,長春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王君正提出,長春將繼續全力推動轉型升級。堅持優化一產、抓牢二產、突破三產、激活縣域的產業發展思路,推動傳統產業品牌化、支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加快推動五大現代農業實驗區建設,著力培育先進設備制造、光電信息、生物及醫藥健康、大數據等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打好服務業發展攻堅戰,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產業結構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轉變。更加注重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走城區、縣域、開發區均衡發展路子;加快集聚發展功能。“改革創新是推動一切工作的動力所在。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突出抓好吉林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重塑吉林振興發展的新優勢。”
聚焦產業,以一流智庫引領振興發展
爬坡過坎的發展,不僅需要韌勁、氣勢,更需要謀略與智慧。王君正認為,“沒有理論指導的行動是盲目的,主動引領發展和被動適應發展,結果大不一樣。”
去年12月8日,承載著市委市政府打造高水平智庫發展愿景的長春市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王君正說,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研究院,就是要加強智庫建設,積極主動引領經濟發展、引領結構調整、引領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政府決策工作更加科學。他指出,產業是發展的基礎,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最終要靠產業作支撐。長春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正在努力推動傳統產業品牌化、支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而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個人的眼光和能力總是有限的,需要集中眾智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我們一定要立足全局,在把握大勢中深刻認識加強產業發展研究的必要性,真正把產業研究與長春實際結合起來,讓決策更加科學民主。”
作為聚焦產業發展的智庫機構,長春市產業發展研究院負責立足“研究產業、謀劃發展”,圍繞城市發展研究、產業發展研究、產業園區策劃“三大核心領域”,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為市委市政府提供綜合決策服務。首批17位客座研究員中,有經濟專家6人、產業專家11人。其中包括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原副主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中國工程院院士、汽車專家郭孔輝等眾多高層次專家學者。32家合作研究機構名錄,則包括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等一批中國頂級智庫的名字。
王君正要求研究院,要強化職能,立足全市工作大局,探索解決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新路徑,突出戰略性研究、重大課題研究、熱點問題研究三大領域,為市委市政府提供創新性發展戰略和智力成果。要創新方法,突出工作指導性,努力把先進理念、先進方式與長春實際結合起來,更好地指導實踐。要完善機制,在科學管理中開展各項工作。特別是在人才選用上,要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原則,采用專職和兼職、雙聘或聯聘等靈活用人機制,加快集聚一流智力資源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