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晚報訊 (記者何凡 通訊員王濤)“香樟根據樹冠大小從200元到數千元不等,白楊200元一棵。”昨日,在當陽沮漳河河段草埠湖鎮大橋邊,當陽退休工人彭武正在他的林地里勞作,依托夏季苗木市場火爆,彭武在公路邊、河灘上租賃零散荒地種樹,每年獲利近百萬。
從沮漳河草埠湖大橋放眼望去,河兩側的白楊樹生長旺盛。這些都是59歲的彭武匯集公路邊、河灘上的零散荒地“化零為整”變成的樹林。1999年,從草埠湖堤防泵站下崗后,彭武看到家附近的公路邊,河灘上有很多散碎空地,“閑置著也不能種地,就考慮能不能在這些空地上做些文章。”
經過與當地鎮政府協商,當地同意將附近公路、溝渠邊的閑散用地租給彭武。他雇請了工人,在這些散碎空地上種了2萬多株白楊。但當時苗木市場不景氣,又先后遭遇水災,前幾年虧損十余萬元。
經過對路渠兩側種植地技術改良,并雇請專人看護。2009年,彭武第一批白楊樹獲利30多萬。當地隨即將彭武經驗進行推廣,他也被評為了當陽第一批“林業科技示范戶”,如今彭武的“廢地”上除了種白楊樹外,還種植了樟樹、紅葉石楠、桂花樹、廣玉蘭等多種苗木,并成立了苗木合作社。近年來國內綠化苗木種植市場火爆,彭武的合作社每年純利潤近百萬,總資產也超過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