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重點產區荊州市先后組建兩家大規模龍蝦加工企業,當地養殖產量近六成進入企業加工銷售,將市場延伸到千公里之外。圖為金鯉魚食品公司的工人們在加工蝦球。 (記者 楊平 攝)
“飲長江水,吃湖北糧,品荊楚味。”
香港商報網訊:2009年10月,湖北省啟動“四個一批”工程,吹響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進軍沖鋒號。“用5年時間,打造一批在全國同行業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一批全國有影響的知名品牌、一批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園區、一批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縣市。”5年前,湖北省委、省政府發出動員令。(記者 汪訓前 通訊員 鄧賢斌)
至今,5年已滿,荊楚農業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規模與增速均超汽車、鋼鐵,農產品加工領跑大工業
10月初,湖北農產品北京行,千余種農產品亮相京城,200余家農企滿載而歸。
這只是荊楚味飄香五湖四海的一個縮影。
多年蓄勢,如今噴薄而出,湖北省農產品加工業畫出一道亮麗的彩虹。
“2013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0573億元。”省委農辦負責人說,今年旺勢不減,1月至9月,全省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8269.95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工業平均增速高1.7個百分點。
從2009年的3182億元,到去年的10573億元,僅用了4年時間,年均增速超過30%。
放眼全國,這份答卷堪稱完美。2009年,湖北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全國排名第10位,2013年則躍升到第5位,僅次于山東、江蘇、河南、廣東4省。其中食品工業由全國第9位升至第3位,僅次于山東、河南。
比照5年前的動員令,一項項成績讓人歡欣鼓舞。
至今年9月,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4800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三成左右。
一大批競爭力較強的農字號龍頭企業茁壯成長。稻花香集團、枝江酒業集團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攜手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分列156位和411位。到去年底,過50億元的企業11家,過30億元的企業26家,過10億元的企業158家。國家級龍頭企業48家,省級龍頭企業763家。
從“粗加工”到“深加工”,從“做產品”到“做品牌”,“湖北加工”在全國脫穎而出。據統計,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獲“中國馳名商標”75件,占全省工業類總數的46%,比2009年的18件增加57件。農產品加工業已成我省知名品牌最集中的行業。
2013年,在全省17個市州中,襄陽、荊門、荊州、孝感、黃岡、隨州、仙桃、潛江、天門9個市的農產品加工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農產品加工值過千億元的市州有襄陽市(1581億元)、武漢市(1556億元)、宜昌市(1369億元)、孝感市(1083億元)、荊門市(1001億元)。目前,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200億元的縣市區15個,過百億元的縣市區39個。
農產品加工園區是現代農業的催化劑。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園區中,過100億元的23個,過50億元的26個。30個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達4556億元。
萬億農產品加工業,塊頭與增速超過汽車、鋼鐵業,已坐穩第一把交椅,成為湖北省工業名副其實的火車頭。
特色農業基地遍地開花,農產品加工園區強筋壯骨
火車頭的輪子,靠什么驅動?
今年,得益日照充足,宜昌市夷陵區40萬畝柑橘豐產。作為“橘都茶鄉”,該區除了柑橘,還有20萬畝茶葉,年出欄近百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東邊柑橘西邊茶、中部桑蠶果藥雜,全區畜牧及其他”的產業布局撐起農業大區。
全國秈糯第一市應城,擁有35萬畝優質糯谷;江漢平原西北部的沙洋縣,每年初夏成了油菜花的海洋……
優質農業基地在荊楚遍地開花,田野上筑牢一個個農產品加工第一車間。
在“四個一批”工程實施中,湖北省優化區域布局、標準化管理,全力打造長江三峽柑橘帶、漢江流域水果帶、江漢平原優質油稻板塊、鄂東大別山桑茶藥板塊、鄂西南山區反季蔬菜板塊、環洪湖優質水產板塊、環武漢城郊蔬菜板塊、鄂東南速生林板塊等八大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板塊,并初步建成46個產糧大縣、20個產棉大縣、20個產油大縣,以及蔬菜、魔芋、茶葉、水果等經濟作物生產大縣,為農產品加工提供一流原料。
有了基地保障,糧油、禽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棉麻、果茶六大加工產業在我省強勢崛起。
唱好農產品加工這出戲,僅有生產基地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搭臺,龍頭企業唱主角。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眼里,這個戲臺子便是30個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
給政策,做服務,決策者細心呵護這30個園區。“2010年,10億元;2011年,15億元;2014年,30億元。”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省里連續5年安排財政專項調度資金,幫扶園區發展,這些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除專項資金外,湖北省政府還制定對口扶持政策。如省發改委、省農業廳等分別負責培育一個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
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為園區引來一只只“金鳳凰”。在鐘祥市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內,一排排廠房煞是壯觀。中糧集團、匯源集團、雨潤集團……知名農產品龍頭企業紛紛入駐。
一項項措施,支撐著農產品加工業這列火車頭高速運轉。
躋身“五最”產業,農產品加工有力支撐四化同步
一粒谷,一只鴨,一只雞……經過科技之手,像變魔術般不斷延伸加粗產業鏈,闊步走向市場。
位于監利縣新溝鎮的福娃集團,因米而興,已連續6年位居全國大米加工行業前三強。糙米卷、西點食品、食用米蛋白,等等,福娃將每粒稻谷“榨干吃盡”,全產業鏈發展。目前,該集團年產值逾80億元。
憑借“一只鴨”,漢口精武鴨制品市場占有率拔得全國頭籌;“一只雞”,讓同星農業摘得中南六省同行業桂冠;奧星糧油,成為全國菜籽油行業的佼佼者。
一個個品牌翹楚,壯大了一個個產業。多年來,我省油菜籽、淡水產品產量全國第一,蛋品、蜂蜜、淡水小龍蝦出口量雄居全國首位。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不僅緩解長期困擾農村“少了趕、多了砍”和農產品周期性賣難的問題,還為農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實現在家門口打工的夢想。去年,農產品加工業吸納102.7萬人就業,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31.5%。據測算,農產品加工業每年對農民純收入的貢獻率達10.6%。
從縣域經濟結構看,農產品加工業改變了縣域經濟在整體經濟中的“腿短”狀況,部分縣市農產品加工業占縣域經濟的比重超過70%,增強了縣域經濟的實力。
農產品加工業助推城鎮化發展。夷陵區龍泉鎮依托稻花香集團,統一規劃企業、集鎮和農村新社區發展布局,采取遷村騰地的辦法集中建設了5個農村新型社區,村企雙贏。“四個一批”,舞動全局。一位省領導評價說:“農產品加工業代表了農業大省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的新型工業化方向,已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就業最多、效益最好、農民獲利最多的‘五最’產業,有力地支撐了全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的‘四化同步’發展,為湖北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保民生的全局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