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誰來界定「不當言論」

2016-01-21
来源:香港商报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駐教育部紀檢組加大了對執行政治紀律情況的監督檢查。其中包括,對大學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傳播一些不正當的言論等重點問題加強了監督檢查。

  有哪些老師?傳播了哪些不正當言論?又是如何被紀委監督檢查到的?這一切,記者沒問,組長也沒有明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只留下好奇者的大腦一片空白。

  與批評的分界在哪?

  據說,官員一般不喜歡「推一圈,就磨一圈」的草民,臨場發揮主動精神,經搜索得知,有關「大學教師傳播不正當的言論」的問題,至少發酵已超一年多。自2014年11月14日遼寧日報發表了題為《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的公開信,批評一些大學教師把大學講臺當做情緒宣泄的舞臺,把中國當成負面典型的案例庫,「呲必中國」這個陌生詞匯開始在互聯網上火速傳播;隨后不久,即去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學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再到昨王組長強調大學教師的政治紀律檢查。從此主旋律在中國大學上空唱響,其實之前何嚐不也是主旋律一直占上風?只不過現在有了中紀委撐腰,必將占壓倒性優勢。

  但是完勝之后,新的難題又產生了,到底什麼樣的言論、哪些言論屬於不正當言論,卻一直沒有標準,這讓靠嘴吃飯的老師們有些無所適從。什麼樣的言論是越界的,是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對立的?是不是只要將中國作為負面案例就理所應該遭到炮轟?是不是只要批評中國就違背了政治紀律?中共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那麼批評和「不正當」和「抹黑」的三者邊界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不解決,就必然會導致輿論場上亂成一鍋粥,站隊不站對現象必氾濫,不利於多元思想的交流。尤其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抗拒外來思想文化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大學教師應該堅守的政治底線究竟是什麼,是否都應該有明確的界定?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但是要想真正肅清大學的負能量,還需要更加細化不當言論的負面清單,才能讓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敢抹黑,不能抹黑,不容易抹黑。

  與說錯話的分界在哪?

  如果說劃清「不當言論」與批評的邊界很重要的話,要劃清不當言論與說錯話的邊界,就更是重要了,每天一張嘴,就得說話,但誰敢保證說的話句句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5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論自由是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言論自由就是說錯話的自由,請原諒這話本身也可能錯了。

  試想,誰也不會禁止「正確的」言論,秦始皇帝不是也沒有禁止他認為「正確的話」麼?比如喊他老人家「萬歲」,比如說,開「秦統一六國的偉大意義」之類的講座。因此,「說正確的話」作為權利沒有意義,或者說沒有多大意義,最有意義的只能是寬容「說錯誤的話」。如果言論自由是「說正確的話的自由」,那麼,秦始皇就是最大的言論自由維護者,那顯然是荒唐的。再者如果只允許「說正確的話」,就需要一個人來做裁判,判斷正確與否,這個人是誰呢?當然是政府,因此,「說正確的話」的自由就變成了「說與政府一致的話」的自由。而這明顯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符,要知道這可是開國領袖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所確立的原則。路人甲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