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調查:海外華人該不該領國內養老金?

2015-08-28
来源:新華網

  近日,有媒體稱,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美籍華人可以領取國內養老金,引發網友熱議。美籍華人“獨享”國內養老金?出國了,該不該領中國養老金?海外華人養老金“吃雙份”?針對三大焦點問題,“中國網事”記者進行了調查。

  美籍華人“獨享”國內養老金?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今年下半年起,在美國居住的中國離退休、退職人員(中國籍已取得綠卡或已加入美國籍)可以領取國內養老金,引發網友熱議。記者查閱發現,這項政策並非美籍華人獨有,更非新政策,而是面向我國在海外的中國當事人、一項實行了30多年至今依然一直在不斷完善的“老政策”。這一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勞動人事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銀行、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待遇問題的通知》。

  記者查閱我國駐加拿大、緬甸的大使館和駐悉尼總領事館的官網看到,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館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免收領事規費。新規簡化了辦理手續,當事人無須再提交離退休證明。

  針對新規,《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5日刊登了解讀文章,介紹了加入外國籍的中國退休老人領取養老金的法律依據,並指出這從細微處體現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

  出國了,就不該領中國養老金?

  退休後不再居住在國內,是否還有繼續領取養老金的資格?這是網友爭論的焦點之一。專家指出,養老金屬於工作期間積累的一種保障,不受國籍變化而影響養老金的發放,而且國際上領取異國養老金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一些網友認為這項規定對於國內退休人員來說並不公平,認為外籍華人已經放棄了中國國籍,成為其他國家的公民,不應該和中國公民一樣享受國內的社會福利政策。但也有許多網友認可規定的合理性:“人家在國內上班時候每月從工資裏扣的養老金,等人家退休後移民了,子女接到國外了憑什么就不能取了?”

  “辛辛苦苦幾十年工作繳納社保,就因為退休了不住國內,養老金就不能領了嗎?這樣的觀點未免太殘酷。”在美國常住的張凱悅說,父母即將退休,等自己結婚有孩子之後將一起長居美國。“對於我們這種在美國留學之後找工作留下來的中產階級來說,盡管父母從國內領取的養老金換算成美元之後並不多,但總歸還是能補貼一點家用的,總不能‘一鍋端’了吧。”

  凱悅的父母都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公務員,兩人退休後的退休金預計在每月1.2萬元左右,按照最近的彙率計算相當於約1800美元,“差不多是一戶人家每個月的飯錢”,張凱悅說。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所長常凱表示,養老金屬於工作期間積累的一種保障,不受國籍變化而影響發放。“養老金是根據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的積累和貢獻,在退休後給予的保障,這樣的保障不能因為勞動者退休後的居住地或者國籍的變化而被抹除,這屬於一個債權債務關系,必須剛性兌付,而且國際上領取異國養老金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常凱說,需要明確的是,養老金屬於社會保障范疇而不是社會福利。如果退休老人移居高福利國家而享有當地政府給予老年人或普通國民的福利待遇,也不應該影響他在中國應該享有的養老金待遇。

  海外華人養老金“吃雙份”?

  國外福利這么高,為什么還要“貪圖”中國養老金?這是一些網友的觀點。記者調查發現,在退休年齡才移居國外的中國老人往往並不能享受到和當地居民一樣的高福利,談不上“吃雙份”。

  常凱說,除了移居一些高福利國家之外,退休之後才移居國外的中國老人往往並不能夠獲得美國等國家的養老金,一般還是依靠國內的養老金為主,“吃雙份”很難。

  移居澳大利亞數年的呂阿姨說,退休之後來澳大利亞和子女團聚的中國爸媽由於沒有在澳大利亞工作過,也沒有納稅和繳納當地社保的記錄,享受和當地老人一樣的優渥養老金難度較大。

  記者查閱了澳大利亞相關政府部門網站發現,申領澳大利亞養老金除了要符合年滿65歲的年齡條件之外,還需要滿足居住條件、收入條件和財產條件等。其中,居住條件中明確規定,成為澳大利亞居民的時間超過連續10年,或在澳大利亞居住總時間超過10年、其中有5年連續居住。

  “退休之後,除了幫孩子帶帶第三代,還想要去看看世界,而且不可能真的長期不回中國。”呂阿姨說,除了對居住時間和時長有限制,申領養老金對名下的存款和房產都有要求,獲得補貼的時間也要到75歲後,身邊的朋友都不太願意申請。(周蕊)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