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南京秦淮區,一輛寶馬轎車以“閃電”般的速度闖紅燈,將一輛馬自達轎車後半車身撞得粉碎,車上兩名年輕人當場身亡。事故視頻與照片在網絡引發巨大關注。除了事故現場畫面給人以極大的震撼之外,圍繞著事故確實還存在諸多疑點。
一些疑問是公眾從樸素的常識發出的。如車禍現場給人的“速度感”驚人,為何在市區一輛車能夠跑出如此高的速度?最初的報道中說事發時車速接近200公裏,更加深了人們的疑問。再比如,有現場遺落的白色粉末讓人聯想到毒駕,但事後警方回應稱,粉末只是玉米粉,通過對車主的檢測,並未查出有酒駕和毒駕的跡象。
另一些疑問則源自經驗判斷,如肇事司機在事發一小時後才被警方找到,是否存在頂包?一方面確實有過頂包的先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眾對警方的信任度有待提升。事後,警方通過DNA鑒定,確認王某就是肇事司機。
當然,還有一些疑問是在公開信息的基礎上“升級”而來。比如,既然不存在酒駕和毒駕,那么在城市道路上如此高速行駛,是否有特別的動機。針對這些疑問,警方也都作了專門回應。可見,經由多輪的質疑和釋疑,其實整個事件的透明度已有大大提升。
到目前為止,質疑與釋疑其實都是處於一種良性的互動狀態,堪稱一個正面的公共事件處置樣本。新媒體時代,信息源增多,質疑更容易傳遞、發酵,確實對事態信息的發布提供了新的挑戰。但在另一方面,疑問與公眾的監督目光,其實也為倒逼提升信息發布能力提供了契機。
文/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