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 ⇋ 香港:除了買買買 還有讀讀讀!

深圳 ⇋ 香港:除了買買買 還有讀讀讀!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4-23 09:31:31 來源:深圳發布

在4·23世界讀書日暨

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來臨之際

「香港悅讀周」及「2024香港悅讀+」活動

於20日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開幕

👏👏👏

 深港「共讀雙城」 

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色

微信圖片_20240423092758.png

對於深港而言,「共讀雙城」的關鍵,在於一個「共」字——共讀、共創、共感、共振等等。「共」的內涵,甚至可以無限延展。深港「共讀雙城」最理想的樣態,恰如目前兩地人員往來熱絡的場景,應是一副「你來我往、雙向奔赴」的景象。

首先,深港「共讀雙城」,是深港兩地相互啟發、相互「取經」、共同發起的文化融合嶄新IP。

去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部門和出版界人士首次組團參加第二十四屆深圳讀書月活動,深港雙方發布了深港「共讀雙城」共識,決定開展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

微信圖片_20240423092803.png

作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深圳推動全民閱讀的做法,受到香港關注。持續接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深圳讀書月,取得的效果也令特區政府有所觸動。「取經」,成為楊潤雄去年11月深圳行的關鍵詞之一。

當時,楊潤雄就指出,深圳的讀書氛圍很強,希望跟深圳共同推動閱讀氛圍的營造,打造成一個深圳和香港共同參與的項目。

一同參與活動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說知道深圳讀書月創辦時間很長,值得香港學習,希望能夠把兩地的閱讀文化多做交流和分享

返港後,霍啟剛甚至在一天之內連發兩條微博,盛讚深圳閱讀氛圍的濃厚和深圳圖書館對科技數字技術的應用,並對推動深港兩地文化交流提出了建議和展望。11月6日,霍啟剛在香港《文匯報》上發表題為《共建書香灣區,搭建文化橋樑》的專欄文章,不僅點讚深圳讀書月「推廣閱讀的工作非常全面」,還提出深港「共讀雙城」共識的發布「在推動雙城互動、共建書香灣區有巨大發展空間」。

深圳方面自然樂見其成,去年讀書月期間,在深圳「客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主辦、香港出版總會承辦的「深港共讀 同閱未來」系列活動於11月1日至26日亮相,通過三場「深港文化對談」及兩場書展吸引了線上線下眾多讀者熱烈關注。

第二,深港「共讀雙城」發起之後,兩地政府與民眾在閱讀領域的共創和互動非常熱絡。

深圳元素與香港元素在對方城市的輪番亮相,又或者以「主辦方」的身份在客場舉辦活動,都是「共創」的體現。

在本次的「香港悅讀周」及「2024香港悅讀+」活動中,深圳元素的濃度之高,參與者都有所體會。

微信圖片_20240423092811.png

攝影: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丘倩怡

有港媒在20日的相關報道中還特別指出,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率領多名市委宣傳部及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官員、深圳出版界代表等出席開幕禮,以示對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的支持。

在當天的焦點展覽中,設有「共讀雙城:深圳專區」,展出深圳出品的親子類、科普類、城市宣傳類圖書,以及第24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開幕式視頻致辭中表示,「深圳專區實在好有心思」。

深圳作家楊黎光的新書《奔騰的深圳河》首發儀式也在當天舉行,深港作家與文學愛好者現場交流互動。

深圳作家代表楊黎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香港兩座城市山水相連、文脈相通,兩座城市「共讀」活動很有必要。其新作由深圳和香港同時出版發行,香港出版繁體字版,便於香港讀者閱讀,進一步促進香港讀者了解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認同。

微信圖片_20240423092814.png

而在今年4·23世界讀書日前後,深圳方面也推出體現「共讀雙城」的系列城際閱讀交流活動,其中也包含不少香港元素。

4月21日,在深港兩地孩子們同誦古詩詞的稚嫩童聲中,「深港共讀 山海相閱」系列活動開幕式暨深港青少年研學計劃啟動儀式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來自香港文化界、出版界的嘉賓在現場見證活動啟動。

深港兩地傳媒機構合作也有好消息。21日,深圳廣電集團與香港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就廣播劇《鬥嘴一班》(普通話版)合作舉行了簽約儀式。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還有多項活動。深圳出版集團還將發布《深圳全民閱讀發展報告2024》,今年特別策劃「深港共讀」專題板塊,發布2023年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等。兩地文化名家還將共同推出深港「共讀雙城」推薦書單。粵港澳桂瓊五地還將聯合開展「共讀半小時」活動,在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東莞、南寧、海口設置7個共讀主會場,邀請市民一起品讀書香,享閱讀之樂。

第三,深港「共讀雙城」,最終是要推動深港文化交融、實現內地香港民心相通。

深港作為相鄰城市,經濟聯繫廣泛,人員往來頻密。因此,在「雙城記」的現代演繹中,兩地文化交融理應是具備相當分量的一個篇章。

香港盛行「文學漫步」,擁有「香港書展」等知名IP,文化氛圍一直都令人艷羨。每年7月底的香港書展,已經成為深圳購書者的精神盛宴。除了購書外,不少人是專程來參加書展文化活動,特別是一些重量級作家的講座。

深圳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包容的氛圍和改革先鋒的基因,也令其在相對薄弱的文化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發展。2024年開年,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奔赴香江開啟香港首演,在香港演藝學院連演5場,場場爆滿、人氣爆棚,是近年深圳文化發展一個側影,亦可見深港文化互動勢頭強勁。

眼下,香港正在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設包括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內的「八大中心」,進一步提升香港居民文化素養和藝術底蘊,成為特區政府在文化領域的重點施政方向。

要實現這一目標,一種更契合現實需求、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文化交融的市民人文素質教育是重中之重。

然而,過去一些年裡出現的事情,暴露出的不僅是一些香港民眾對於內地乃至國情的認知誤區,更重要的是「認同」上出現了缺失。

如今香港已邁入由治及興,但面向未來的國民教育始終是重要一環。這至少包含三個要件:一是更為穩固的「國族認同」,二是更為準確的「區域認同」,三是更接近內地語境的「文化認同」。

微信圖片_20240423092817.jpg

「國族認同」,有賴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香港實踐,也就是特區政府正着力推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來補足。「區域認同」,正隨着熱火朝天的「雙向奔赴」消費浪潮和香港各界人士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認知進一步加強而補足。

至於「文化認同」,則有賴於市民人文素質教育的變革。深港「共讀雙城」之所以有重要意義,正是因為它搭建了一個聯絡深港居民、融合內地與香港文化的橋樑,其最終目的正是要形塑這份有待補足的「文化認同」,這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都有着重要意義。

基於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深圳是香港居民進入內地最便利的途徑,同樣也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抓手。考慮到這層意義,深港「共讀雙城」承載了重要使命,用文化交融促進內地香港民心相通,未來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呂馨 深圳 ⇋ 香港:除了買買買 還有讀讀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