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現代,戲院卻越來越成為商場的附屬品,年輕一代寧願上網一部接一部「煲片」,也不樂意為了一部片專門跑去戲院,一間又一間老字號戲院宣布結業……
看電影
是流行的平民娛樂
香港素有「東方荷里活」之稱,可見香港電影業曾有之輝煌,不僅體現在一部部大受歡迎、捧紅眾多港星的影片上,還有幾乎遍布全香港的戲院。
關於香港的首間戲院,有眾多說法,但多數都認為位於上環、建於1867年的同慶戲園(當時還未叫戲院),是香港的第一間戲院。
之所以叫做戲院,而非簡單稱之為電影院,因為當年的戲院,除了電影,還真的有戲看,例如傳統粵劇和其他地區的戲曲、演奏會等。
香港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曾在採訪中提到,上世紀20至60年代,粵劇是香港最流行的劇種,「去戲院看戲是香港老一輩的記憶」。
雖然戲院在19世紀末已經出現,但其真正在香港成行成市是上世紀60年代之後。
最開始的戲院,或是簡單地在一間矮平房搭一個戲台,請來粵劇大老倌粉墨登場的戲棚;又或是直接在露天擺上白布幕,就播起影片的露天戲院,幕前有一排排長木凳,在那時,一定要等到夜晚、沒有日光照射才能開場。
香港電影史研究者余慕雲在其編寫的《香港電影史話》中曾這樣描述露天戲院:「每屆夜後,即在街頭巷尾或空曠的地方架設臨時影場......前面是座位,把長凳和椅子擺成一列列一行行,後面設有戲台,只有兩個皮箱,一個放着影機,一個裝載畫片,掛起一張白布作畫幕,影場四周用布遮攔,僅留一個觀眾出入的門口,兩個夥計站在門口高聲大叫,『睇影畫戲,一分錢一位』。」
上世紀60年代中,戲院開始在香港遍地開花,從香港島、九龍到新界,三大地域各區都開起了戲院,到上世紀70年代,電影成為流行的平民娛樂。
當時的戲院有兩大類型,一種是首輪西片戲院,播放的都是首次上映的西方大片,出入這些戲院的人士亦「非富則貴」。其中,後來改建成美麗華酒店的樂宮戲院,在當時為尖沙咀第一大放映西片的影院,披頭四樂隊在1964年來港表演時的其中一場演唱會,就是在此處舉行。
樂宮戲院。香港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披頭四樂隊1964年來港的其中一場演唱會在樂宮戲院舉行。
而另一種則是地區坊眾影院,這裏嘈雜但溫馨,可以見到「掹住衫尾」入場的一家大小,亦不乏略顯靦腆地來拍拖的男男女女。場內「睇戲」熱火朝天,場外也喧嚷熱鬧,有「黃牛黨」在炒賣戲票,亦有各色小食攤販熱情兜售食物。
油麻地戲院當時主要為油麻地果欄及廟街一帶居民服務。2012年翻新後的油麻地戲院重開。
從UA說起
那些消失的經典戲院
在全盛時期,香港約有120間戲院,據最新統計,現時全港只剩下50餘間戲院。就在去年,已經營了36年的UA戲院也宣布全線結業,那些曾經座無虛席的經典戲院,逐漸成為過去。
1985年2月,UA6院線於香港沙田開幕。網絡圖片
說到露天電影,一定少不了在新界聯和墟屹立半世紀的粉嶺戲院。1949年,該戲院開始營業,成為新界北區第一間戲院,當時還叫聯和墟戲院。
有居住在聯和墟幾十年的老街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當時的票價約五六毫(五六毛)港元,最貴約1.5港元,但這價格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閒錢能負擔得起,於是有街坊站在戲院對面大廈的天台,遠遠地看向用來「放片」的白布幕,天氣好時可以蹭完一整部電影,天公不作美時就會被入場觀眾打的雨傘擋住視線。
粉嶺戲院
1959年,戲院改建並加上蓋正式命名為粉嶺戲院。來到21世紀,新界北區的戲院相繼結業,粉嶺戲院成為該區最後碩果僅存的一間戲院。但在2010年,粉嶺戲院亦低調結業,正式結束其半世紀的歷史使命。
粉嶺戲院結業後一直丟空,直到2018年時被清拆用於建商廈,有媒體記者在其拆卸前再「到此一遊」,發現戲院內的日曆原封不動停留在結業時的2010年,似乎戲院內的時間從未流逝。
建於20世紀初的太平戲院是香港最早期落成的大型戲院之一,曾見證粵劇在香港的全盛期,不少粵劇老倌、各地名伶都曾在太平戲院登場演出。
太平戲院是香港最早期落成的大型戲院之一。網絡圖片
最初,太平戲院只用於上演粵劇,最上層的超等票價可謂非常昂貴,達到12港元,超過當時大部分普通打工仔一個月人工。其後戲院加設銀幕,可放映中西方電影。到1981年,太平戲院關門停止營業,現已改建為商住大廈華明中心。
去年開展修復工程的皇都戲院,是香港現存唯一的舊式大戲院(劇院式戲院),其前身為1952年開幕的璇宮戲院。
皇都戲院坐落於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因為移居香港的上海人大多落腳於北角一帶,並把其生活方式一齊帶來,海派裁縫店、理髮店、餐廳、遊樂場、歌舞廳等應運而生。
璇宮戲院就在這時誕生,1959年易手後改名為皇都戲院,1956年6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訪港的內地藝術團體——中國民間藝術團在此演出,轟動一時;1970年,當時只有17歲的鄧麗君亦曾在皇都戲院演出。
香港皇都戲院戲票照片。新華社圖
皇都戲院見證着香港娛樂行業的黃金年代,每當有新港產片上映時,買票的人都會大排長龍到大街。但在1995年,皇都戲院遭遇火災,到1997年正式結業,其天台的拋物線形飛拱,及以三國故事為主題的浮雕等等獨特設計,也隨之年久失修。
皇都戲院樓頂上的拋物線形飛拱建築設計。新華社圖
皇都戲院正門口的浮雕。新華社圖
慶幸的是,2020年10月,皇都戲院的新業主新世界發展集團宣布啟動保育計劃,承諾將盡力修復和重塑這一歷史建築。
港產片裏
時常充當背景的戲院
不少人對於戲院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來自港產片。
放在愛情片裏,戲院是男女主角感情升溫的催化劑,看完一場電影出來後,主角們的愛情線多數都會邁上一大步。
新光戲院有着大大的紅色霓虹燈標識,遠遠就能看到。它被稱為粵劇殿堂,2013年在張國榮逝世十周年之時,新光戲院還舉辦了霸王別姬影展,和一眾粉絲一起懷念哥哥。
新光戲院是香港粵劇演出的重要場地之一。
靈異題材的港片也喜歡用戲院作為場景,由林家棟、楊千嬅等主演,以隱形人作為賣點的《隱形怪傑》,就曾出現京都戲院。
事實上,在上世紀90年代的TVB劇中,經常可以見到用紅色大字在招牌上畫着「③②①」的京都戲院——香港首間一開為二分出2個迷你放映廳的戲院,其後又再分裂為樓上樓下合共3院,成為所謂的擁有3個放映廳的綜合戲院。
當然,時常昏暗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戲院,也是不少港式恐怖片的絕佳題材,加之,有好幾家年代久遠的戲院確實也是有名的猛鬼戲院。
TVB的鬼節特供納涼綜藝《區區有鬼故》的其中一集,就以香港灣仔東城戲院作為背景,講述戲院裏最後一排13號和14號的戲票,一直以來都是非賣品,原來這兩個座位是一對苦命鴛鴦生前去看戲時一定會坐的位置。
東城戲院於1964年開幕,但在1973年就因生意欠佳被拆遷。
雖僅經營了短短10年,但該戲院一直都流傳着各種靈異故事,譬如觀眾稀少的午夜場會突然變得座無虛席,TVB在2000年時還據此改編了一部由吳啟華與關詠荷主演的電視劇《全院滿座》。
百年戲院,見證着香港變遷的光影歲月,亦成為不少老街坊的童年回憶。
如今,隨着西九戲曲中心落成、油麻地戲院活化成粵劇基地等,戲院漸漸真的只剩下「睇戲」的功能,而越來越多戲院都選擇建在大型商場中,逐漸變成市民眼中商圈的附屬品。
西九戲曲中心
上世紀90年代,香港盜版影片發展猖獗,對戲院造成一定打擊,隨後20多年間,曾經飽受港人青睞的平民戲院買少見少,到現時,戲院基本是以集團院線模式為主。
網上視頻變得流行,人人都可以在家中搞一個或豪華或簡單的私人影院,自然越來越少人將買飛睇戲作為定期的消遣活動。
逆境下,戲院或需尋新招求生存,繼續陪伴港人度過新的流光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