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五邑僑心

五邑僑心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4 11:16: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蔣子龍

    廣東江門別稱「五邑」(即所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縣),是城,卻稱「門」。城以門興,皆因其門大開,不只是為了接納,更為了出。江門人的「出」,使當地形成了一種源乎其多、浩乎其大的文化現象——「僑文化」,江門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僑都」。

    

    19世紀中葉,美國、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湧現淘金熱,於是江門五邑地區掀起奔赴「金山」的移民潮。當時一張赴美洲的通倉船票是120元,在當地可買12畝地。無錢無地的可到海外以工抵賬。這也是有條件的:赤身裸體、不吃不喝在烈陽下暴曬四小時,身體經得住這種考驗的小伙子,買家才肯出錢。江門的許多青年人就是這樣以生命碰撞命運。

    於是,江門開風氣之先,成為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區之一。時也,勢也,勢已成,無人能逆。隨後不只是去美洲、澳洲,更近一點是「下南洋」。大多數華僑在海外站穩腳跟後就開始往家裏寄錢,因華僑數量眾多,隨之創造了一種亙古未見的流通方式:「僑批」。一張巴掌大的稍硬一點的紙片,一面是匯票,寫明錢數和收款人地址、姓名,背面是遊子寫給國內家人的信。「僑批」到了江門,由專員背着編制細密的大竹筐,跑遍五邑,挨家挨戶地派送。那圓形竹筐,高過半米,一人抱不過來。要用這麼大的竹筐裝「僑批」,可以想見五邑之地華僑之多,寄回的錢自然也不在少數。這些錢不僅改變了許多家庭的命運,甚至成為五邑僑鄉的經濟命脈。

    

    華僑之心,繫於家鄉。在海外掙了小錢的,往家裏寄;掙了大錢的,回鄉辦大事。旅美華僑陳宜禧,修建了中國第一條由中國人自籌經費、自行設計、自行修建和管理的民營鐵路——「新寧鐵路」。這條鐵路全長133公里,自新寧(今台山)至江門北街,設45站,1909年通車。它連接台山腹地,貫通粵東要鎮,不僅便利了五邑百姓,也促使江門貿易空前繁榮,海關進出口業務大幅增長,並與海外形成了緊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聯繫網絡。到清末民初,江門獨特的僑鄉社會已然成型,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

    還有一種發了財的江門人,回家鄉置地建樓,即所謂「碉樓」。其兼具碉堡和居住雙重功能,矮的四層,高的六層,樓頂建有堅實的女兒牆,牆角牆中辟有槍眼、炮口。為保證每棟樓視野開闊,樓與樓之間相距甚遠,但又可相互配合、共同禦敵。

    旅美華僑謝維立,依照《紅樓夢》中對大觀園的描述,建造了「立園」,取意「立樹立人」。立園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築、江南水鄉為一體,別墅區一排六幢獨樓,謝維立的五個兒子一人一幢,另一幢是孩子們讀書的「教學樓」。中心區是一幢巨大的古式碉樓,卻只有三層半,名為「泮立樓」,以紀念園主的父親謝聖泮。

    立園內,有古木奇樹、名花異草,樓台亭榭、小橋流水,曲徑迴廊將全園建築連成一體。正門前是「本立道生」的大牌坊,因立園隔運河遙對虎山,故牌坊兩側立着數十米高、用精鋼打製成的打虎鞭。此運河是謝維立為建園開鑿的,直通譚江,譚江入南海。平日像故宮的護城河一樣既是景觀,也起到護園作用。遇到緊急情況,立園各樓下有暗道相通,全家人可通過暗道到達運河碼頭,登舟遠遁。抗日戰爭期間,日本強佔立園,將裏面的珍寶和藏品洗劫一空。不過,被留下的建築仍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如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參觀。

    

    華僑是獨特的一類人,他們行走在中外文化間,在世界各地創造出獨特的文化風景。19世紀下半葉,華僑在美國三藩市建立了世界第一條「唐人街」,以雜貨、中藥、中餐「三把刀」享譽全美。很快,紐約等大城市的華僑也開始仿效建「唐人街」,直至拓展到歐洲一些地區……

    華僑也並非只是往家鄉寄錢、回鄉建房修路,他們更以崇高的愛國精神,盡己所能,報效祖國。1907年,祖籍江門恩平的馮如在三藩市東部的奧克蘭創建飛機製造廠。1909年,他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轟動一時。其後他便將工廠更名為「廣東飛行器製造廠」,並在兩年後回國,成為中國飛機設計、製造和飛行的第一人。

    華僑的拳拳之心,在戰亂頻仍的時代更加赤誠動人。江門新會的鄭潮炯少小下南洋謀生,平時以擺攤賣小食品度日。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他收攤改背個大布口袋,到南洋各埠義賣瓜子,所得義款18萬餘元全部捐出以賑抗日。鄭潮炯只是一個代表,以心齊聞名於海外的五邑僑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當時成為一種風氣。一些在國外受過訓練的華僑,乾脆直接回國參加抗戰,飛虎隊中的空勤大隊,大半是江門籍的華僑。

    旅美華僑中最具傳奇性的人物,當數司徒美堂。江門開平人,少時讀私塾,也習武,練就一身好功夫,一刀一棍可令六七個漢子不得近身。1880年,司徒美堂赴美謀生,在三藩市會仙樓餐館打工。某天有一白人來吃「霸王餐」,大吃八喝後不付賬還狐假虎威、驕橫欺人。司徒秉性亢直,看不下去便出頭想教訓一下那小子,不想現場群情激憤、叫好助威,加上對方反抗劇烈,他一時沒有拿捏好分寸,三拳兩腳竟將那流氓打死了。

    剛到美國便惹下人命官司,幸好整個華人社會行動起來,聯名上書併到警察局陳述事情經過為司徒求情。司徒在美國監獄關了十個月被釋放,後加入當地華僑組織的洪門致公堂,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曾任洪門致公堂總監督。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他發起組織「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幾年間為祖國抗戰籌措經費約330萬美元。

    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司徒美堂致電國民黨政府,代表美洲華僑洪門致公堂,要求舉國團結抗日,反對分裂。1942年,他又專程前往南美洲各國,向華僑宣傳祖國抗戰。抗戰後期,他還鼎力支持國內經濟建設事業,在重慶等地設立華僑興業銀行。新中國成立前夕,司徒美堂應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邀請,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於會後居留北京。其間,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職,為新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司徒美堂在海外飄泊一生,也稱得上是波瀾壯闊,最終葉落歸根,87歲在北京謝世。

    江門五邑華僑的故事是一部大書,此文記述一二,也足見其心。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五邑僑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