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宋高宗登基的1131年,即紹興元年正月十六的深夜,由一個叫羅貴的人率領三十六姓九十七人,自南雄乘竹木筏,順湞江水漂流而下,途經同古洲、明鳳嶺、岩前等地,經歷了種種意想不到艱難險阻,最終南遷至新會蓢底,即今日的江門棠下鎮良溪村。
羅貴祖籍山西太原,祖上為開國元勛,可世享虛銜。為躲避戰亂和饑荒,先遷至南雄保昌縣,卻總覺非久居之地。羅貴頗有乃祖遺風,樂善好施,沉機有謀,考取秀才後,卻無意仕途,趁年關賀春,在家中宴請他所居住的珠璣巷鄉鄰。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他說出自己思忖已久的想法:遠聞南方煙瘴之地,土廣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遷移,邀約大家一同向南而行,「但遇是處江山融結,田野寬平,及無勢惡把持之處,眾相開闢基址,共結婚姻,朝夕相見,仍如故鄉也。」
——雄才命世,大德鳴春。世態、心態、生態——三「態」緊湊,於是一呼百應。
古代農民,積累了千百年的生存經驗,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土地是立足之本,勞動是養家之道。羅貴們的遷徙成功,鼓舞了粵北南雄的民眾紛紛南下,就近、就便進入珠江下游的肥土地帶。天地之大,各適其適,他們結草為廬,闢土種糧。
生命就是幸存,移民不斷地繁衍壯大,並陸續分散到廣州、肇慶、惠州、潮州、韶關等地。
在羅貴到達蓈底之前,當地曾有兩戶人家住在山上,羅貴選了一處背山面水的地方建村,形成長弓,負陰抱陽,充氣為和,把原來的那兩戶也從山上請下來入村。後因蓈草已滅,而村邊的溪水清流涓涓,養育一方,於是重新給村子定名為「良溪」。
祖籍中中原的羅貴,卻理所當然被尊為「良溪始祖」。
由此,珠江三角洲的人文地理也開始漸漸形成。因江門正好處於粵東的中心位置,向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源頭」。千百年下來,羅貴發動的「南下大潮」中的移民,已成為廣府民系的主幹,江門順理成章成為廣府文化的中心城市。至道光六年的進士、文武兼備的羅天池,羅家已成為「粵東四大家」之一。
至今江門良溪村還聳立著高大堅固的羅氏大宗祠,內懸一聯:「發跡珠璣,首領馮、黃、陳、麥、陸諸姓九十七人,歷險際間嘗獨任;開基蓢底,分居廣、肇、惠、韶、潮各郡萬千百世,支流別派盡同源」。
可見,一個人在某一個時代迸發出的光芒,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光芒。這光芒甚至會超越那個時代,當你走在良溪村的千年古道上,就會對此有強烈的感受。古道一丈多寬,青石鋪就,歷經千年,踏痕深刻,中間光滑。
古道兩旁是數百年以上的老樓,老而彌堅,底部均壘砌著長條石,上部是清一色的青磚,多為二、三層,間或有高出一頭的四層樓。牆面平整,樓角垂直,門樓挺拔,上面的雕刻大多保存完好,樓群難得一見有破損之處。
其中一棟樓的外牆石頭上,刻有幾行字:
此屋及斗底,均係茂仁祖之業,
不典不當不賣不按接等。特此說明。
光緒叄拾壹年九月初七。
羅懷德堂謹此。
羅家這一「不典不當不賣不按接」,竟使這一片良溪古樓、古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的「5A景區」。當你置身在這古建築群中,卻不能不產生今夕何夕的恍惚,這個良溪村是怎麼躲過了近百年來一場接一場雷霆般的政治動亂?尤其是打砸搶燒的「破四舊」運動?
或許只有到江門特殊的地域文化和民風民俗中去尋找答案。江門別稱「五邑」(即所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縣),這五個地區,人文風俗一模一樣。傳承有道惟存厚,在傳統文化習俗中,尊嚴最是重要,懂得維護歷史和古人的尊嚴,今人也會有尊嚴。
良溪古村厚文,所以隨處都可看到保存完好的歷史和文化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