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南澳島一日遊

南澳島一日遊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3 11:15: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鮑十

    我的案頭放著一冊厚厚的《南澳縣誌》,我一邊不時地翻閱,一邊回想着不久前在南澳島上行色匆匆的遊覽。這就仿佛我一邊在探尋南澳島的過去,一邊又在面對歷歷在目的當今或現實。

    這是我第一次到南澳島來。然而時間頗倉促,從登島那一刻算起,到晚餐後離開,前後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好在如今交通便利了,我們乘坐一輛旅遊大巴,沿着環島公路,一路走走停停,看了一些靚麗的景點,算是對南澳島有了一些大致的印象和感受。但是,若想對南澳島有更多的了解,這肯定是不夠的。南澳島,一定還有更多隱秘的事物、更多別致的風景、更多細緻的感悟,甚至更多的人間悲喜,掩藏在山山水水的皺褶,掩藏在市井和漁村,掩藏在人們的內心,總之,藏在鮮為人知處,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時間,花更多的心思,來細細地感知。

    應該說,雖然此前不曾來過,但對於我這個海島熱愛者來說,南澳島卻早就是個已知的存在了。起碼曾經很多次聽朋友和熟人講起它,講他們剛從南澳島回來,或者即將到南澳島去,講島上的風物、風情、遺蹟、美食、氣候、男女,或者描繪某一處的景致、海島的日出和日落等。因此早已吊足了胃口。那會兒我就知道了,南澳島是在廣東省內面積第一大的海島,並且整個南澳島就是一個縣,就叫南澳縣。還知道不久前剛剛修建了一座跨海大橋,全長多少公里(我後來查了一下,此橋全長11.08公里),猶如一條飄在海面上綢帶,有多麼的壯觀。

    我們此次來南澳島,就是沿着跨海大橋過來的。

    一橋橫臥在碧波之上,左右都是蔚藍的海水和邈遠的天空。

    旅遊大巴穩穩地行駛在寬闊的橋面,發出沙沙的聲音。

    大概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登臨了南澳島。

    通過《南澳縣誌》我了解到,在跨海大橋建成之前,上島就沒有這樣便利了。那要從對面萊蕪山下的碼頭乘舟船跨海而來。早期是木船,後來是機動船。即便是機動船,也要航行一個多小時。一旦遇到惡劣的天氣,吹狂風或者下暴雨,就更糟糕,所有的渡船都會停止服務,人便無法上島也無法下島了。

    據《南澳縣誌》記載,南澳大橋於2009年1月20日動工興建,2015年1月1日建成通車。

    大巴一駛過跨海大橋,就來到南澳島的地界兒了——地是南澳島的地,天是南澳島的天,四周是無涯的海。

    通過《南澳縣誌》,我還了解到:在三千多年前,南澳島就有人類生活,島上的居民是古越族的一支。至秦後,趙佗建立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這裏方有了政權建制。那之後的幾千年,隨着朝代和政權的不斷更迭,南澳島也上演了一出出歷史活劇。常常被人提及的,一是南宋末代小皇帝因逃難暫住南澳縣,並遺下了「宋井」以及陸秀夫墓等供後人憑弔。再是明萬曆三年,詔設南澳鎮,並派「協守漳(州)潮(州)等處地方專駐南澳副總兵」,修建總兵府,首次在南澳島建立政權機構,歷明清兩代,蒞鎮總兵共有172任。另於民國元年(1912年)7月,國民政府將南澳廳改成了南澳縣,南澳島自此成為了一個縣。除了以上幾點外,就是日軍曾於民國27年(1938年)至民國34年(1945年)侵佔了南澳島,還建立偽政權(維持會),在南澳島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痛。

    然而歷史既成歷史,便無法改變,也不能改變了。

    一座海島如此,一個國家亦如此。

    歷史,會成為某種密碼,植入在歷史自身的記憶里。

    不能不說,從古至今,南澳島已發生了太多的改變。大概除了地形地貌,除了南澳島本身,其他的一切(人、建築、生活生產方式、甚至包括氣候),都已經不是或不完全是舊時的模樣了(通過《南澳縣誌》,可以讀到這些改變)。當然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阻擋的。同時,這也是不可預知的。重要的是,過去如此,未來也必定如此。

    試問:誰會預知未來的南澳島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我在《南澳縣誌》看到了兩張拍攝南澳縣城的照片,一張攝於1980年,一張攝於2000年,角度是大致相同的,但景象卻完全不一樣了。一張色調發黃,畫面上顯出一片凌亂低矮的建築物,一張鏡像清晰,畫面上是一片鱗次櫛比的高樓,盡顯現代風貌。

    這也是改變的證明。

    通過《南澳縣誌》我還了解到,南澳現有後宅鎮、深澳鎮、雲澳鎮、隆東鎮等四個鎮和南澳鹽場等。特別遺憾的是,這次我們沒有機會到從未見過的鹽場去看一看。

    據《南澳縣誌》記載,島上的居民大多以漁業和種田為生計,但以漁業為主,有「耕三漁七」的說法。因此南澳是廣東省唯一的漁業縣。從前的漁業主要是捕魚,現在不同了,變成了「以養為主,養捕並舉」(在環島的海面能看到很多浮標,那便是養魚網箱,裏面都是活蹦亂跳的魚)。而在南澳島的周邊,魚的種類是相當多的,約有上百種,有的以前聽都沒聽過,名稱也極特別,聽我一個個兒地告訴你:赤尾巴浪、長腰巴浪、竹葉巴浪、姑魚、亁魚、青甘、大耳婆、水棍、鯔魚、鰳魚、紅瓜(大黃魚)、紅襖(大白姑魚)、坎面迪、眼鏡魚、馬鮫、梅童、錠柱、春只、絨紋、迪仔、真鯛、魴鮄……等等。

    多虧這本《南澳縣誌》,讓我長了見識!

    說到農業,則主要種植稻穀、蔬菜、番薯、雜糧、花生、橘紅、香蕉、龍眼、柑橘、茶葉等。這當中,《南澳縣誌》曾特別提到一種名叫「金薯」的番薯,稱其為南澳特產,「以其質美香甜可口而著稱」。

    南澳島本就是豐饒之地。

    是日登島後,我們先在迎賓廣場停留了片刻,然後便駛上了環島公路。沿途所見,皆是極美的風景,或憑海臨風的亭台,或遠山蒼翠的公園,或一半是碧海一半是黃沙的海灣。期間還曾來到一個滑板基地,看見幾位沖浪運動員在擺弄他們的滑板,據說是準備參加一項賽事。之後又來到北回歸線廣場,一邊在心裏驚訝著,一邊欣賞起那座造型別致的被命名為「自然之門」的建築物。這當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參觀在南澳縣博物館中展出的「南澳1號明代沉船出水文物」。據稱此船2007年被潛水捕魚的漁民所發現,2012年完成第三輪打撈,出水文物近三萬件,多為明萬曆年間外銷瓷器,由景德鎮觀音閣窯和漳州平和窯所生產。瓷器主要是青花大盤、碗、罐、碟、盆、缽、杯等,上面繪有人物、花卉、動物圖案,十分的精美……

    在旅遊大巴行駛的過程中,天色亦漸漸由明轉暗,我們的行程也便結束了。之後就是晚餐。必須要說的是,晚餐時我們吃到了南澳的特產「金薯」,真的好吃。

    南澳島,我會再來的!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南澳島一日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