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人民銀行、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十部門共同舉辦的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安徽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作為本次網絡宣傳周核心議題之一,青少年網絡保護再次引發與會嘉賓和社會各界關注。
此前,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正在加快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出台,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配套制度。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上述條例的出台將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這個知識高速發展和更新的資訊時代,互聯網幾乎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的背景下,為保證「停課不停學」,上網課成為中小學教學的常規動作,網絡在未成年人學習和生活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與日俱增。而且,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呈現不斷走低的趨勢。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2年發佈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人數已達1.83億,互聯網普及率為94.9%,遠高於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其中,中小學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2.1%。未成年人在學齡前已接觸互聯網的比例達到33.7%。
由此可見,與互聯網共生的未成年人已經成為網絡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主體力量。那麼,如何守護網絡空間安全清朗,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需要雙管齊下,即從外部環境和未成年人自身兩個維度用力,破解痛點與難點。
一方面,要建立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長效機制,社會各界共築網絡安全防線,守護網絡空間精神家園。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陸續出台。中央和地方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在網絡安全領域共同發力,強化頂層設計,解決突出問題,網絡安全工作根基持續夯實。
特別是在青少年網絡權益保護方面,國家高度重視,強化法治保障,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部門開展「淨網護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針對青少年的網絡不良信息、侵犯私隱等違法犯罪行為。線上線下重拳出擊,讓未成年人用網更安心、家長更放心。
然而,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依舊存在一些空白點。例如,網絡安全法律體系雖然逐漸健全,但是線上與線下、家庭與學校等層面未能做到無縫銜接。此外,網絡遊戲的時間限制以及身份認證缺乏有效的執行與監督,中小學教育存在網絡素養課程缺失現象,等等。
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痛點和難點,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不同主體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和採取措施,加強有效溝通和銜接,開展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互聯網平台與網絡遊戲企業以及主播等要樹立並遵守商業倫理底線,加大在網絡安全上的投資。多方努力,凝成合力,築牢網絡安全防線。
另一方面,作為網絡安全的責任主體之一,未成年人要養成健康的心態,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將網絡當作生活和學習的工具,而不是被網絡鉗制和奴役。同時,未成年人要認真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提高辨別風險和抵抗誘惑的能力。
受益與受騙,只在一念之間。和現實世界一樣,網絡世界紛繁複雜,有人傳播真知弘揚正能量,也有人故意挖坑設陷阱。假惡丑往往披着真善美的外衣縱橫網間,亂花迷人眼。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人「套路」,誤入歧途。
放鬆與放縱,僅僅一步之遙。記者曾經採訪過一些網癮少年。他們在接觸電子遊戲之初,大多是抱着玩一局就收手的想法,不料掉進打怪升級的圈套,一局連着一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此一來,不僅荒廢了學業,還透支了健康,時常被焦躁與不安的負面情緒左右。因此,未成年人要認清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現狀,面對網絡誘惑時保持頭腦清醒,管住好奇,管住自己。
網絡無限好,青春更緊俏。記者呼籲廣大未成年人暫別網絡世界、走出電子遊戲,參與豐富多彩的線下公益活動,服務他人和社會,將年少的時光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的人。(記者 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