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為了全景展現僑批檔案的文化價值、歷史意義、社會影響,CCTV-4《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系列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之《漂洋過海》。
央視記錄片國家記憶
系列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分為三集,包括《漂洋過海》、《信短路長》、《家國情懷》。紀錄片以實物展示、人物訪談、情景再現等方式,挖掘鮮為人知的僑批故事,不僅展現了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還立體展現了他們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精神,重溫華僑先賢艱辛創業、心繫國家、回饋家鄉的時代記憶。
銀信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從2000年起,開平碉樓與村落開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走進一座座久未打開的碉樓,人們竟然發現了一批又一批遺落的家書、匯款單據,數量十分可觀。
它叫銀信,也叫僑批,曾長久地存在於沿海僑鄉社會。2013年,廣東和福建兩地保存的16萬多件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海外華僑得知國內革命勝利的消息後,寄往家鄉的僑批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劉進教授表示,所謂僑批,就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的僑匯憑證和家書的一個統稱。因為在以前,金融、遞送的渠道、郵政這些還不夠發達,所以華僑在國外還是主要依賴民間的遞送渠道,把錢寄給家鄉、寄給家人。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殖民者們長驅直入。他們與統治者、地方勢力相勾結,誘拐、哄騙,甚至暴力要挾沿海地區貧苦農民簽訂不平等協議,作為契約勞工踏上遠赴美洲、大洋洲的漫漫長路。為控制華工自由、節約運營成本,僱傭契約華工的農場、莊園或者礦山會發行一種僅在內部系統通行的私錢,人稱「豬仔錢」,用以抵扣工資。因此,能夠寄錢回家贍養家人的「豬仔」勞工並不多。
由華僑和港澳同胞捐助建立的台山市第一中學
台山銀信僑批收藏家關翌春介紹,華工去到遙遠的國度,好多人早期連書信都沒能寄回家,但是後來出現書信和銀信之後,就代表這個人還在,惦記着在遙遠中國的太太、父母和他的兒女,所以銀信就是從「賣豬仔」逐漸慢慢出現。
比「豬仔」勞工境況稍好的自由移民可以時常把自己辛苦賺得的錢物以銀信的形式遞送回國。在外打拼的華人華僑把對家人的囑咐裝進封里,把錢款數額寫在封上,然後托「水客」帶回故鄉。對於專門替華僑遞送僑批的「水客」,在廣府地區也有獨特的稱謂。因為他們經常挑着籮筐或背着布囊,穿梭各地派送銀信,猶如一匹巡城的馬,故被稱為「巡城馬」。
2013年,廣東和福建兩地保存的16萬多件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自從19世紀中葉大量華僑出洋謀生以來,僑匯是眾多僑眷家庭最重要的生活來源之一。華僑將大量僑匯和家信源源不斷地輸入祖國,用以贍養家眷、維繫感情、溝通信息。在信中每每對家人、長輩的問候,有對家庭關係的維護、有對女兒出嫁的叮囑,也會囑咐錢物如何分配、叮嚀孩子要好好讀書等等。然而,在這些信件中,華僑對於自己的經歷和處境卻甚少談及,即使偶有隻言片語,卻都是家鄉親人僅憑想像難以理解的苦楚。
海外華僑對辛亥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資助,成立的革命組織興中會、同盟會,主要骨幹成員都是華僑。還有很多的海外華僑,專程回國參加革命起義。這些事實都充分印證了孫中山先生所說的「華僑是革命之母」。
一封封銀信、一件件僑批,跨越萬水千山,回到故土,傳遞着親情、愛情和鄉情;講述着華僑先賢敢於冒險,遠赴異國他鄉拼搏奮鬥的感人故事;記錄着華人華僑歷盡艱辛、艱苦創業、回饋桑梓故土的歷史記憶。(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