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时政要闻

豫易地扶貧搬遷交答卷: 25.97萬深山群眾住上好房過上好日子

2020-09-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一 報導:2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佈會——易地扶貧搬遷專場,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在「十三五」時期,河南省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共計25.97萬人,主要涉及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等「三山」地區的10個省轄市和示範區、50個縣(市、區),其中國家級貧困縣19個,省級貧困縣5個,非貧困縣26個。近26萬貧困群眾徹底擺脫深山的束縛,全面開啟了易地新生的幸福生活。
 

新聞發佈會現場
 
  據介紹,易地扶貧搬遷按照「靠縣城、靠園區、靠鄉鎮、靠鄉村旅遊點」的「四靠」原則進行安置選址,方便搬遷群眾就近就業,享受公共服務,推動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質變。經統計,「四靠」安置佔比近九成,其中,靠縣城、靠園區、靠鄉鎮、靠鄉村旅遊點安置比例分別為13.8%、13.3%、52.8%、8.8%。全省累計投入資金156億元,新建安置住房7.7萬套,將分散在442個鄉鎮、4145個村的25.97萬深山群眾,搬到交通便利、生活便捷的858個集中安置點,建築總面積約638萬平方米,人均面積達24.57平方米,通過「下山」「上樓」,實現了從「好房子」到「好日子」的轉換。
 
  按照「保障基本、缺啥補啥」的要求,在規模以上安置點同步配建公共服務設施,實現有社區服務中心、有義務教育學校、有幼兒園、有衛生室、有文化場所「五個有」全覆蓋。同步配套水、電、路、網長度約2800公里,集中安置點的安全飲水到戶率、生活用電覆蓋率、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通信集中覆蓋率均達到100%;累計建設科教文衛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2157個,有小學生的2.32萬戶搬遷家庭和有中學生的1.61萬戶搬遷家庭就學條件得到改善,就醫條件普遍提升。
 
  搬遷群眾告別了惡劣自然條件下的生產生活方式,直接享受到安置點的現代化資源,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搬遷群眾因地制宜開展特色種養、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光伏扶貧等,搬遷群眾累計實現脫貧25.15萬人,脫貧率達到96.8%。如何確保「穩得住、收益多」?
 
  對此,河南開展產業扶貧「五個一」,即:建設1個村級光伏小電站,在安置點建成併網271個村級光伏電站,惠及1.2萬搬遷戶。落實1項特色產業幫扶措施,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藥材、菌菇、林果種植及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特色帶貧產業,約70%的搬遷群眾享受到產業分紅。建設1個扶貧車間,配套建設扶貧車間281個,已基本實現靠縣城、鄉鎮的安置點全覆蓋,帶貧人數1.69萬人。有1人穩定就業,建立精準就業幫扶台賬,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在800人以上安置點開展就業對接活動,讓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足不出戶」獲得就業信息,全省有勞動力搬遷人口基本全部實現穩定就業。有1份穩定收益,創新復墾券交易政策,將復墾券交易所得一部分交由專業理財機構投資管理,累計返還收益7582.53萬元。據統計,已脫貧搬遷戶中,從事特色農林業的有12.1萬人,就業務工的有14.8萬人,從事現代化服務業的有2.2萬人,享受資產收益扶貧的有7.3萬人,社會保障兜底的有2.6萬人,同時享有上述兩種以上扶持方式的有11.5萬人。
 
  隨着後續扶持工作漸次展開,搬遷群眾告別了靠天吃飯、勉強度日的苦日子。安置點積極推行「黨建+易地扶貧搬遷」模式,新建黨的基層組織234個、社區服務機構381個,其他通過納入就近管理等方式實現基層組織全覆蓋,逐步形成「黨支部建在社區、黨小組建在樓棟、服務隊建在單元」的格局。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易地扶貧搬遷「河南路子」越走越寬。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