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惟創新無以為進
「解放思想就是在解決問題中突破思維束縛,在抓落實的過程中突破和創新。」張洪彬書記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尤其是「突破」「創新」兩個詞,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他多次提及。這緣於對區情、疫情防控形勢下社會矛盾變化的清醒認識,更是實際工作中收穫的經驗和體會。
突破創新的一個亮點就是一種新的抓落實的「包保」重點工作機制的誕生——「區領導包保+部門包保+屬地包保」的聯包聯保捆綁機制,三者實行三位一體,也叫三方兩級一體。
「我們把這一機製作為解放思想、轉變作風、落實工作的總抓手,直面矛盾和問題,打開工作新局面。」張洪彬介紹,24名區級領導全員上陣,實行區領導牽頭負責、專班跟蹤,定期調度的推進機制;包保領導每周至少要調度一次包保項目;堅決實行「一包到底」,不管你工作崗位變與不變,只要人在綠園,即便你職務發生變化,包保項目也跟着你走,包保人就要對包保的事一抓到底;建立重點工作群,及時在群里發佈每個包保項目推進情況。這樣縱橫相連、環環相扣的機制,保證了真包真抓、真見實效。年初以來,綠園區通過包保擔責、領導示範、激勵引領,打出了狠抓落實的「組合拳」,鍛造出「講務實、比實幹、抓落實、求實績」硬作風,「精氣神」轉化為「生產力」,項目建設、徵收、信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領域中的難題一一破解,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激發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工作計劃,困難疊加,壓力倍增,任務繁重。常規思維、傳統做法和手段已無法適應當下的形勢,無法破局。越是衝擊挑戰的時期,越需要幹部有敢於擔當之勇、突破創新之舉,方能應變局、育新機、求突破、促發展。
綠園區創新「項目包保」 成為撬動區城發展新支點
——專訪長春市綠園區委書記張洪彬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冀文嫻 報導:「習近平總書記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今年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亦是面對包括新冠疫情在內困難較多的一年,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在解放思想上再深入,在擔當作為、真抓實幹上下功夫,努力危中尋機,化危為機,逆境突破。」張洪彬話語中透着堅毅和自信。
長春市綠園區委書記張洪彬接受香港商報專訪
他說,綠園區作為長春市主城區中最年輕的城區,緊緊鎖定建設高質量城鄉一體化新城區的目標,抓住建設國際汽車城和長春與公主嶺同城化的契機,加快實施站城一體、產城一體、老城掘金和聯汽助客「四大發展戰略」;加快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加快拉長延長肉牛產業鏈、價值鏈;加快補齊現代服務業短板;加快推進城鄉結合部改造,為長春都市圈建設做貢獻。
張洪彬告訴記者,面對今年特殊形勢和「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他們把常態化疫情防控作為前提,在統籌上下真功夫,把發展作為硬道理。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下大力氣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逆勢圖強。積極梳理、兌現、落實國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項復工復產、援企穩崗政策,並制定實施綠園支持措施,共惠及企業4400餘戶次,綠園規上工業、規上服務業實現在全市率先全面復工,全區市場主體達到82797戶,同比增長7.8%。堅持項目為王,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項目開工數量、推進速度、入統數量創近3年的最高水平。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0%以上。
有句話叫「投資不過山海關」,潛台詞不言自明。綠園區是如何打破這一瓶頸、發揮招商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作用的?
張洪彬給出了答案:牢固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的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最高效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系統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70條舉措,全面打造政務、政策、市場、法治、服務五大環境,讓企業家在綠園區投資創業最省心、最放心、最舒心。「政府圍着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發揮「萬人助萬企」「項目包保」機製作用,以「店小二式」「保姆式」「媽媽式」服務助力企業,像凱利汽車項目,我們為其搶時間解決了項目手續辦理、緩繳土地出讓金等難題,使企業第一時間復工,項目於3月26日摘牌,並迅速於4月18日開工建設,創造了綠園速度。
好的營商環境保障了綠園今年打好招商引資「翻身仗」,上半年,中信置業軌道客車小鎮等13個項目實現簽約,引進省域外內資16.6億元,同比增長449%,招商數量、質量、項目體量等方面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利用區位優勢,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張洪彬重點講了「兩個依託「:一是依託地處長春西部工業走廊、擁客鄰汽的區位優勢,做大做強做優工業主導產業。中車長客占綠園工業半壁江山,預計長客全年將實現增長5%的目標。以長客為龍頭,大力推動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升級,支持軌道客車配套企業擴能發展;與汽開區深化合作,加快發展汽車配套產業。
二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利用西客站坐落綠園的優勢,加強西客站周邊環境改造,重點引進青怡坊文化產業園、凱利汽車歡樂廣場等一批優質商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氛圍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