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神奇的北緯30度,海拔2098.7米,有「湖南屋脊」之稱的石門壺瓶山,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次森林,常年雲蒸霧繞,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2萬多畝高山有機茶在這肆意地生長。
壺瓶山茶業領軍人鄒應瓊和香港茶王一行在「泰和合紅茶號」前留影
公元1889年,北上尋礦到此的廣東商人盧次倫來到了石門縣壺瓶山,取其野生茶飲用後,頓覺甘甜可口,生津止渴,驚喜萬分,遂改變主意,開紿經營紅茶生意,並為其產品取名「宜紅」,數年後,其所生產宜紅茶年產量達10萬斤,遠銷歐美,被視為英國皇家貢品。數十年間,這裏一直人聲鼎沸,騾馬嘶鳴,商船雲集,壺瓶山茶業的「泰和盛世」空前。當時修建的茶號「泰和合」至今保存比較完好。
8月6日,香港茶屆及媒體高層品鑒團部分團員在有「香港百茶之王」之稱的王曼源帶領下,探訪 「宜紅茶」發源地——石門壺瓶山 「泰和合」紅茶號。下車伊始,王曼源一行就这被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所吸引,佔地約六千平方米的高牆內,四正八橫,磚木結構房間有二百多間,製作、儲存茶葉庫房、拜堂、中堂、起居室、醫務室、食堂、裱糊鋪、騾馬房等一應俱全,功能齊備,在當時湘鄂兩省堪稱罕見。高達丈余青石鐫花大門,門額有丹青朱紅彩畫,樓閣飾以精美木雕,就連這裡的青石地板都能看得出當初的工藝非常精湛。
鄒應瓊和「香港茶王」王曼源探討茶葉種植與茶園管理經驗
王曼源一行仔細端詳着每個器物,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角落,特別是對當初的制茶和運茶工具感興趣,不時向陪同參觀的壺瓶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應瓊進行詢問。饒有興緻地對記者表示,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前人留下來的好東西,承載着湖南紅茶業從無到有到輝煌的歷史,一定要好好保護。
時光荏苒,「宜紅茶」昔日的興衰只能從茶馬古道上的被踏出無數小坑的青石板、到依稀可見的渫水古碼頭、斑駁的騾馬運茶箱上尋覓到一絲絲的印跡。
渫峰名茶領軍人覃小洪向嘉賓介紹高山有機茶的相關情況
盧次倫已逝,「泰和合」已成為博物館,但壺瓶山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土壤還在、宜紅茶的製作工藝還在、壺瓶山制茶大師們想重現昔日輝煌的雄心還在。時至今日,石門一直是「宜紅茶」出口的主產區。由「泰和合」茶莊輾轉演變而來的湖南壺瓶山茶業有限公司、研發並恢復了歷史名茶「牛抵茶」的渫峰名茶有限公司等成了該地區高山有機茶業的領軍企業。「石門銀峰」、「牛抵茶」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一代又一代的壺瓶山制茶人慾用他們高超的技藝、加上現代企業先進的管理方法,傳承並再現「泰和合」宜紅茶當年的盛世輝煌。(文:陳娟 劉春林 影:彭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