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李銀明 通訊員 李雙妍報道:近日,當長沙市開福區委常委、金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應龍走進貧困戶何志平家中時,何志平正在門前翻耕泥土,准備撒上辣椒、黃瓜、茄子等蔬菜種子,等秋天豐收後一家人吃上一盤地道的農家菜。
扶貧先扶志 教育扶貧是關鍵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暮春,地上的野菜長得正茂盛。自實行對口幫扶三年以來,寧鄉鴻富村今年已經摘掉“貧困村”的帽子,金霞經開區聯點對口幫扶的寧鄉鴻富村14戶貧困戶中,已有10戶脫貧。何志平作為楊應龍的重點幫扶對象,就是10名脫貧戶中的一員。何志平特意穿了一身深色格子襯衫,十分考究,透露出對新生活的向往。“我的大兒子今年21歲了,女兒14歲,幫助他們成長就是我脫貧的動力。”何志平談到自己子女教育時說道。金霞經開區不僅幫助其子女解決上學,還幫助解決其農產品銷路問題,每一項對口幫扶的措施都讓何志平樂在了心裏。而這只是金霞經開區扶貧的一個縮影。
“緊緊抓住教育扶貧這個根本。重點抓好職業教育培訓,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費敞開,讓他們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脫貧有望。”楊應龍介紹。2016年以來,金霞經開區累計拔付寧鄉鴻富村扶貧助學金150餘萬元,幫助32名貧困生實現上學夢。
湘西龍山縣茨岩塘鎮是長沙市工商聯和金霞經開區的聯點幫扶鄉鎮,地區所轄16個村、2個社區,共有189個村民小組,5235戶,共計22084人,其中貧困村11個,建檔立卡貧困戶995戶,貧困人口3572人。貧困戶中因學致貧154戶,所占比例15.47%。
新亞勝集團在茨岩塘鎮助學記中寫道,茨岩塘鎮的教育現狀從學生的家庭情況可見一斑。正在讀初三的李文壘,擁有全校第二的優異成績,他比誰都渴望讀書、熱愛讀書;初三女孩周敏的父母在她一歲時就離婚了,爸爸常年在外務工,每年僅給2000元的費用,家裏靠奶奶在街邊擺攤賣豆腐和炸油粑粑維持一家生計,早產加上常年的營養不良,讓14歲的她只有1.35米;13歲的康坤已是個大男生,卻和爺爺一起睡在烤煙房內,所謂的床就是在水泥格子上搭著的兩塊木板,被褥上滿是一層黑漆漆的煙灰,他的爸爸摔傷導致脾髒破裂,喪失幹重活的能力,爺爺奶奶都已年邁,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妹妹嗷嗷待哺,如此糟糕的家庭境遇,讓康坤的求學之路幾乎是寸步難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金霞經開區出資100萬成立了“長沙·茨岩塘鎮助醫助學基金”。從2018年上學期開始固定資助茨岩塘鎮茨岩中學貧困學生20名,年度資助標准為小學生每人每年3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30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5000元、大學生每人每年6000元。同時依托長沙職業技術教育資源優勢,對該鎮的青少年進行技能培訓,鼓勵有條件的勞動力進行轉移務工。
“從助學活動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物資上的幫助,更多的是來自社會的愛心和力量,我將永懷感激之情,發奮努力、學好知識,早日成為有用之才。”茨岩中學受助學生彭圓在金霞經開區開展的捐資助學活動中說道。
搭建起茨岩塘鎮的“致富路”
“從‘項目幫扶、產業幫扶、教育公益幫扶’入手,我們認為,從規劃、技術、產業鏈對接等幾個方面幫助該鎮發展符合地區資源,打贏這場精准扶貧攻堅戰,幫助茨岩塘鎮走出大山,邁向小康。”楊應龍說道。
產業幫扶方面,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是提高該鎮自身造血能力的途徑,是扶貧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改善基礎設施與產業扶貧結合起來,發揮市工商聯商業網絡優勢和金霞經開區電子商務等產業優勢,拓寬市場,培育產業,帶動就業,千方百計提高當地群眾的收入水平。“計劃集中建房區作為村集體資產,面向需建房的農民進行宅基地拍賣。通過整合,打造一個集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就近就業、村民集中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新農村建設示范區。”金霞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羅輝介紹道。
2017年,一場特大洪災曾造成茨岩塘鎮800畝農田絕收,生活用水困難尤為突出;茨岩塘鎮初級中學圖書室藏書無處存放、學生借閱不方便、圖書使用率低,急需一座獨立的圖書館;敬老院、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年久失修,條件簡陋,難以留住優秀的醫生和教師;大小疾病也要去縣城診治,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老百姓教育醫療負擔……
為解決茨岩塘鎮基礎設施與民生服務建設問題,金霞經開區列出了一條條扶貧成績單。為了解決用水問題,金霞經開區投入1000萬元改建鎮自來水項目,惠及集鎮及坪壩地區9個村1.5萬人,還修建茨岩塘鎮敬老院及配套設施,修建鎮中心小學金霞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及配套、鎮中心小學體育館。
2017年金霞經開區在茨岩塘鎮針對性鋪排項目5個,投入2700萬元用以支持茨岩塘鎮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我們的扶持主要是完善鎮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建立集鎮示范區建設,以集中資金使用,發揮幫扶資金的最大效益。”楊應龍說。
金霞經開區計劃2018年—2020年精准鋪排項目3個,投入1600萬元,主要用於茨岩塘鎮醫院綜合樓建設,農業示范產業園建設與集中建設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