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先宏、通訊員王璐)武漢市農委日前發布數據:截至5月底,武漢市“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推廣總面積超過10萬畝,其中集中連片面積在200畝以上的基地總面積達到7萬余畝,占“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總面積的70%以上。
據介紹,“稻田綜合種養”,是以“稻蝦連作”為特征的種養循環模式,主要分布在江夏、新洲、黃陂和蔡甸區,小龍蝦總產量超過1萬噸。2015年以來,該模式作為全市水產發展主推模式得到蓬勃發展,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26日,江夏區法泗街養殖戶劉漢波,正收獲他今年的最后一批小龍蝦。蝦溝旁的秧苗綠油油,長勢喜人。劉漢波告訴記者,每年10月稻谷收割后,到第二年6月前,氣溫在32℃以下,正適合小龍蝦生長。“稻田蝦3月上市,6月進入尾聲。接下來,供應市場的是池塘蝦和湖蝦,可以一直吃到11月。”
作為“稻蝦連作”的示范戶,劉漢波年收入百萬元。據測算,“稻蝦連作”的綜合效益,畝均純收入可達2500元至3000元。“稻田綜合種養促進農民增收,保障水產供給。”武漢市水產技術推廣指導中心主任況開河說,由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大量湖面將退出水產養殖,或進行限養,稻田綜合種養將填補湖面退養限養后,水產養殖面積的不足。
據悉,武漢市將進一步加大“稻田綜合種養”的扶持力度,把規模擴大到25萬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