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地方产业

天門黃花菜,“涼”了今又熱

2017-06-15
来源:湖北日報

网络图片

  昔日硫磺熏制砸了品牌,現在優品種、提品質、拓市場——

  天門黃花菜,“涼”了今又熱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嚴運濤 通訊員 吳一篇 付磊磊

  六月雨紛紛,天門市汪場鎮三橋村,房前屋后、公路兩邊,成片的黃花菜青翠欲滴,長勢喜人。

  黃花菜,古稱“忘憂草”“萱草”,曾在江漢平原普遍種植。天門俗稱“三花”之鄉,黃花菜就是其中一朵,曾經家家戶戶都種黃花菜。上世紀90年代,天門黃花菜種植面積銳減,漸漸淡出農民視野。

  如今,一個千畝黃花菜基地再現天門。黃花今重現,咋回事?

  硫磺熏制,品牌砸了

  13日,三橋村一組。看著雨小了,65歲的文雙想來到田邊,認真查看黃花菜苗長勢。“二十幾年沒種,現在好不容易又種上了,得珍惜。”

  黃花菜,曾是天門“金花”。《天門年鑒》記載:1985年該市種植面積達14754畝,總產2511.7噸。每年上調到省的商品黃花菜,約占全省上調數的45%。“家家戶戶都種黃花菜。”文雙想記得,那時候春節做團年飯,桌上必有一盤黃花菜。誰家媳婦生小孩了,也會用黃花菜煮鯽魚催奶。“1988年,我的第一臺拖拉機,就是靠種黃花菜買來的。”60歲的金場村支部書記梅平新說,當時自己只種了一畝黃花菜,年收入卻過千元。

  當時,鎮上干部月收入才幾十元。兩相對比,可見黃花菜當時的市場有多“熱”。

  盛極而衰。上世紀90年代,黃花菜價格陡轉直下,每公斤從4.6元降到1.6元。

  原因何在?都是硫磺惹的禍。梅平新說,黃花菜怕潮,采摘卻集中在梅雨季節,一旦產量大,就無法曬干。為防霉變,有兩種辦法,一是用蒸籠蒸干,一是用硫磺熏制。蒸籠蒸干,勞神費力,且黃花菜顏色黯淡,賣相不好。硫磺熏制,簡單易行,黃花菜光鮮亮麗,顏值高。

  市場上,硫磺熏制的黃花菜賣得火,黃花菜的品牌卻砸了。慢慢的,黃花菜涼了。

  不能就這么“黃”了

  “小時候,每年的學費就靠賣點黃花菜,我做夢都想把‘天門黃花菜’品牌重新打響。”去年,在外經商的天門人夏衡回到老家汪場鎮,成立天門三花黃花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一系列難題擺在夏衡面前:

  采摘是個大問題。本地傳統黃花菜多為白花等“晚摘”品種,7-8月盛夏采摘。長達45天的花期內,每天要趕在中午花蕾最大時采摘。“最熱的時候,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全靠人力高強度采摘,太辛苦。”梅平新說,當地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勞力難找。

  脫水是個老大難。老種植戶曹正平無奈地說,黃花菜脫水主要靠陽光暴曬,一旦遇上雨天,辛苦采摘的黃花就會霉爛。

  如何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

  優品種,降勞動強度。品種選擇上,夏衡引進祁珍花等“早摘”品種,采摘時間調整到凌晨3時到上午11時。

  提品質,改變加工模式。對社員只收鮮菜,合作社統一殺青、烘干、消毒、真空包裝,不用任何輔助藥物。

  拓市場,采取“合作社+農戶+基地+銷售”的一站式模式,與湖南吉祥食品等企業簽銷售訂單。

  經過一年時間的摸索,合作社的黃花菜種植規模發展到1000畝。

  把黃花菜種成“金菜”

  還有20多天,黃花菜就要采摘了。走進三花黃花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烘干車間,一套現代化專業烘干設備正在加緊安裝。“這是密封殺青烘干一體機,黃花菜先用100℃的蒸汽蒸煮8分鐘,然后在65℃的環境下保存19個小時。”合作社副理事長張全勝說,機器烘干處理,可以保障黃花菜品質,且色澤青綠,形狀好、糖分足。

  “過去的教訓十分慘痛,產品安全一點都馬虎不得。”張全勝介紹,除了安裝烘干設備,合作社還將在烘干車間、干品揀選包裝車間、成品倉庫等環節配備監控設備、傳感設備,實現黃花菜商品的可追溯。

  目前,合作社已加入全國供銷總社“供銷e家”、省供銷社“裕農網”等平臺,后期還將向淘寶、京東等網站進軍,實現產品的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進一步拓寬銷路。

  “產業要做大做強,首先還得保證有盈利。”夏衡說,與傳統農作物相比,黃花菜的含金量很高。目前每畝黃花菜可采摘新鮮菜1500公斤左右,每7公斤新鮮菜制出1公斤干菜,按當前市場價56元/公斤算,每畝可收入9000多元。

  社員收入方面,夏衡也算了一筆賬:“鮮菜按保底價5元/公斤收購,即使全部請人工采摘,按2元/公斤采摘價,再除去農藥、化肥等,每畝至少能盈利4000元左右。”

  目前,三花黃花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帶動汪場、黃潭、漁薪鎮等地200余戶村民參與黃花菜種植。

  “爭取在5年內發展黃花菜種植規模5000畝,逐步將天門傳統黃花菜產業鏈‘撿’起來。”夏衡表示。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