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變雞,雞生蛋,實現“錢生錢”
遠安貧困戶喜當“小股東”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吳擒虎 通訊員 郭莎莎
5月27日,遠安縣洋坪鎮左家坪村,村民正忙著栽種柑橘樹新品種。
“去年底,憑這個小本本,我領了1000元。”80歲的羅引明樂呵呵地拿出一本《收益憑證》。羅引明大兒子早逝,小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兒遠嫁江蘇,他和老伴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生活艱難。
2015年底,縣經管局駐左家坪村第一書記張勇來了后,羅引明的生活開始好轉。
“對于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今年送錢上門,來年問題依舊,這是扶貧的老大難。”張勇說,“國家每年扶持貧困戶的資金,好比雞蛋,貧困戶沒能力把蛋孵成雞。我們要幫他們找到孵蛋的雞,實現‘錢生錢’。”
張勇將局機關擠出的3萬元辦公經費,與村里整合的12萬元扶持資金打包,入股左家坪村小漢口柑橘合作社,25戶無勞動力貧困戶成了“小股東”。
合作社為每個貧困戶建立成員賬戶,為每戶新建1畝柑橘基地、配0.5畝已掛果的基地,作為扶貧產業基地,合作社負責勞務投入和運營銷售。
今年4月,張勇帶隊外出考察后,決定將品質較低的5000株“山下紅”柑橘換為“南豐蜜橘”。聽到消息后,羅引明一有空就來送苗、剪枝,希望能幫上點忙。
張勇介紹,去年底,25名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元。“兩年后等基地所有柑橘掛果,每年每戶至少可分紅2500元,上不封頂。”
年近九旬的莫少典,拿著自己的《收益憑證》找到村支書文光軍說:“去年領了1000元,到現在我都沒舍得用。如今我們老了,有政府補助,有孫子照料,請把這份收益憑證交給更需要的貧困戶吧!”
文光軍解釋,為把有限的政策和資源,用在最需要幫扶的貧困戶上,按規定,《收益憑證》不可轉讓和繼承,若貧困戶身故或脫貧,則不再享受產業基地收益,其《收益憑證》由村委會回收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