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列車工作人員為動車開行10周年慶生。(記者 雷闖 視界網 易娜 攝)
“米”字形高鐵成網,日均發送旅客40多萬人——
圖文:第一代“動姐”眼中的鐵路之變
湖北日報訊記者 雷闖 通訊員 易娜 實習生 高源
昨日,在G584(武漢—寧波)高鐵上,5位動車乘務員(又稱動姐)身著5套不同款式的制服,紀念湖北正式開通動車(高鐵)10歲生日。
2007年4月,中國鐵路大提速,動車登上歷史舞臺。當年6月1日,武漢鐵路局開出第一趟動車D124(漢口—北京西),拉開湖北動車時代的帷幕。
來自武漢客運段的數據顯示,昨日,全段發送旅客55萬人次,其中動車發送量為47萬人次,占比超過85%,動車已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30名“動姐”,百里挑一
“我很自豪,經歷了那一段見證歷史的時光。”姜沛是武漢客運段城際動車組車間主任,是10年前第一趟動車的值乘列車長。她回憶,當時選拔第一批動車乘務員可謂百里挑一。如,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形象好,氣質佳;培訓內容包括1600米長跑、內務整理、業務學習等。
由于動車全程無座,為讓動姐保持標準服務,訓練時特意新增一項:在30度高溫下站1小時軍姿。為了被選上,學員們每天在宿舍內訓練頂書、咬筷、端、拿、遞、送、說、微笑等科目,標準之高堪比選空姐。
最終,30名乘務員從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一代“動姐”。“動車是全新的,服務也是全新的。”姜沛坦言,作為窗口,“動姐”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中國鐵路的新形象。
曾任首發動車列車員的陳娟娟回憶,一位臺灣老人乘車抵達北京后拉著她的手說:“你們每一名乘務員都是高素質,希望能永遠堅持下去。”
2007年,在學習外地經驗及自身實踐基礎上,武漢鐵路局出臺《武漢客運段動車組列車管理細則》,包括乘務組織、人員要求、管理制度等23項內容。從此,“動姐”服務有了行業標準。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武漢客運段推出“高鐵+”服務,旅客可在微信等平臺上提前預約服務。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該段通過手機預約服務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2萬多人。
“動姐”擴員千名
與“米”字形高鐵網共壯大
“動車越來越多,旅客出行越來越方便,看到這些變化,我由衷自豪。”有幸成為第一代動姐的余桂寶笑稱,10年來,隨著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逐步完善,她服務的車次愈發頻繁,走遍祖國大江南北。在她眼里,動車猶如自己的孩子一樣,快速成長。
2009年,合武高鐵、武廣高鐵先后開通;2012年,漢宜鐵路通車,京廣線全線貫通;2013年—2016年,武咸、武岡、武黃、武孝四條城際鐵路先后開通。
10年,荊楚畫卷上,勾勒出縱橫南北、貫通東西的“米”字形高鐵網。從武漢出發,1至3小時抵達省內城市以及鄭州、長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會城市,4至5小時到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6至7小時抵達太原、重慶、昆明、南寧、海峽西岸等地,從武漢乘高鐵可直達全國23個主要大城市。
數據顯示,去年,武漢鐵路局鐵路運營里程已達5014.6公里,漢十高鐵、鄭萬高鐵(湖北段)、武九客專等12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全局年發送旅客量1.6億人次,是2007年運量的3倍。“朋友圈”越來越廣,高鐵動車“公交化”成為常態。
漢口動車組車間黨總支書記武惠俐介紹,武漢客運段每日開行動車量從10年前的3對增加到140對,“動姐”從起初的30名增加到1125名。人員增多,服務的標準和要求反而更高了。“最讓人欣慰的是,高鐵動車讓春運的壓力大大緩解。”武惠俐表示,2017年春運,超過六成旅客乘坐動車,回家過年越來越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