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芙蓉國」的湖南是中國著名的漁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是綠色大省、生態大省。湖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馬王堆漢墓、三國吳簡、裏耶秦簡、南方長城等考古發現,極大地豐富了湖南的歷史文化遺存寶庫;而以「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為精髓的湖湘文化,更是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史上的一代代美玉良才。
「湖南人材半國中」、「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無湘不成軍」,湖南在近現代史上鑄就的傳奇吸引了世人對湖湘文化的關注。湖湘文化以「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享譽天下,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著名文化遺產。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卻又寄存在山水之間。來湖南旅遊是一次遊山看水的感官之旅,更是一次感悟文化的心靈之旅。香港商報記者 趙啟東 陳娟 何雯
祭炎帝知根祖
每一種文化都有源頭。根據湖南考古發掘和先秦文獻,湖湘文化不僅源自千年,而且緣於炎黃文化和前炎帝神農文化。
盡管炎帝與遠古湖湘文明的淵源難以考證,在近代中國文化史上湖南卻一直是最可信的神農故地,具有最濃厚的炎帝文化氛圍。湖南炎陵縣鹿原陂是公認的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長眠之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2014年,記者有幸參與了在株洲炎陵舉辦的甲午年炎帝陵祭祖大典,莊嚴隆重的祭祀大典,炎黃子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位不遠千裏從海外趕過來的九旬老人,在祭祀現場他的眼眶濕潤了。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凝聚力。
現今,株洲炎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遊觀光的聖地,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十大文化遺產、新瀟湘人文八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區。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根親文化盛事。自1988年開放以來,共接待海內外遊客近1100萬人次。
另從《史記》等資料記載可以看出,中華道德文化始祖舜帝的傳說也可能源自湖湘一帶。《史記》記載舜帝「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九嶷」即今天的永州寧遠一帶。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張九齡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在寧遠縣九嶷山舉行,悠久的祭舜歷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將「根在九嶷」的傳說化作了無可爭辯的史實。
品書院知傳承
隨著湖南長株潭城市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從株洲到長沙交通網絡十分發達。追尋湖湘文化,嶽麓書院一定要去看看。
嶽麓書院坐落於長沙嶽麓山腳下,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相比較其他沒落的書院,嶽麓書院依然門庭若市。漫步在千年書院裏,似乎能看到當年朱熹在這裏講學時的場景。現在,嶽麓書院是湖南大學的一個獨立院系,穿過庭院深深,一不小心就可能闖進了大學課堂。能在旅遊景點上課,一定是一件非常享受的樂事吧!
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初期。公元1015,宋真宗召見書院院長周式,頒發經書,禦筆親書「嶽麓書院」。從此,「書院之稱聞名天下,鼓筍登堂者不絕。」其時,受業門徒多達數百人。宋代時期,各地講學之風蔚然興起,當時全國有「四大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河南的嵩陽書院、應天書院,江西的白鹿洞(廬山)書院。緣於年代久遠,歷史滄桑,後三個書院早已湮沒,鮮為人知,而嶽麓書院從宋開寶九年起,至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更名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個世紀,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現存的屋舍、景觀,大部分是清代遺構建築群,80年按原貌修茸一新,書院的大門兩邊,掛著「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楹聯。現存的遺蹟有講堂、文昌閣、禦書樓等,還有顏真卿、朱元章、司馬光、朱熹諸名人手書的石刻。
嶽麓書院對湖湘文化的形成、崛起有著巨大的影響,嶽麓書院可以說是湖湘文化的搖籃。近代湖湘文化與古代湖湘學有某些關聯。湖湘學是宋代至清代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派,它的主要倡導者、發展者周敦頤、胡安國、朱熹等,都先後在嶽麓書院講學任教。從明末清初到近現代,嶽麓書院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的重要歷史人物,諸如王船山、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轟、楊昌濟等;書院改為學堂後,大批愛國志士如唐才常、黃興、陳天華、鄧中夏、蔡和森等,都先後在此求學;毛澤東於1916年暑假曾寄居於嶽麓書院,以後還多次寓居,主編《湘江評論》、《新湖南》。
觀故居知擔當
湖湘自古重精神。在湖湘文化的千年血脈中,一直流淌著一種精神特質--擔當和血性,表現得尤為耀眼且綿延不衰,堪稱湖湘文化的血脈靈魂。
從《史記》中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到楊度的「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從屈原的「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王船山的「六經責我開生面」;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左宗棠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從發明造紙術推進人類文明進程的東漢蔡倫,到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的袁隆平……,「敢於擔當」的精神一直被湖湘兒女傳承踐履,在湖湘大地縈繞回蕩。
近代以來,湖南幾個重要人才群體相繼崛起,把湘人的擔當精神展現得淋灕盡致,從而書寫了「半部中國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寫就」的佳話。魏源首倡「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編撰《海國圖志》,介紹西方先進科技知識,希望通過學習西方達到國家強盛之目的。曾國藩、左宗棠等相繼創建安慶內軍械所、福州船政局等軍事工業,並帶動創辦了繼昌隆繅絲廠等一些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先河。維新志士群體以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等人為代表,他們創學會、開學堂,辦報紙,積極擔當推進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維新運動,使湖南成為維新運動當中全國最富朝氣的省份。辛亥革命人才群體,以黃興、宋教仁、蔡鍔等人為代表,勇挑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的時代重任,譜寫了一曲曲民主革命壯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等為代表的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群體,為實現民族解放與國家富強,拋頭顱、灑熱血、勇擔當,書寫了無數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更是把湖湘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理想和信仰而敢於擔當、不懼犧牲的精神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現在曾國藩、左宗棠、魏源、黃興、毛澤東等湖湘文化典型性代表人物的故居均保存完好,每年吸引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遊聖地知愛國
湖湘人敦厚老實,不受約束,不畏懼恐懼,勇往直前,又有著強烈的湖湘文化英雄主義色彩的正義感。這種英雄主義色彩集中表現為偉大的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
湘人的憂國憂民思想始自於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成長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杜甫的「國破山河在……渾欲不勝簪」,成型於左宗棠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在明清時期,湖南人的擔當血性在抗倭中就有顯現。湘西永順老司城金街有一座頂部有火燄葫蘆裝飾的4米高的石坊,雖經450餘年風雨剝蝕,但「子孫永享」4個大字十分清晰。《清史稿》載:「湖廣土兵,永順為最,保靖次之,其兵甚強」。「子孫永享」的石坊,便是朝廷為表彰26代土司彭翼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准許立起的。戰後,彭翼南因抗倭有功,朝廷嘉獎其「蓋東南戰功第一」,以功敕賜三品服。如今,永順縣城文化廣場上那座彭翼南抗倭報國的塑像,仍釋放著千年不逝的榮耀。
在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中,湖南人表現出來的偉大抗戰精神讓世人敬仰。從1939年日軍進攻長沙開始,直至1945年湘西戰役,日軍在湖南投入的兵力,先後有37個師團、80萬人之多,兵種包括陸海空軍,並在湖南大面積地實施了化學戰和細菌戰,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廠窖屠殺慘案。但是,湖南人民沒有屈服侵略者的淫威。無論是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還是敵後戰場的人民武裝,所有抗戰官兵無不舍生忘死,奮勇抗敵。在八年抗戰中,正面戰場的22次重大戰役,有6次是發生在湖南,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超出了任何省份。今天,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忠烈祠、長沙會戰碑、雲麓宮前坪的抗戰陣亡將士名錄石欄和懷化芷江受降坊等都是對那段風雲歲月的永久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