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黑龍江 > 本地新聞

畜牧條件得天獨厚種養產銷高效聯動 黑龍江建設綠色大廚房

2016-07-19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7月18日訊 午飯後,奶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在空曠的養殖場里漫步;幾頭肉牛在專屬泳池中游泳洗澡,享受夏日的清涼;成群的黑豬在果園里嬉戲,不時拱下幾顆梨子作為餐後甜點。在黑龍江各地畜牧區內,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上萬公頃的養殖基地和現代科技的配套設施,讓這里的畜牧園區熠熠生輝。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肥沃的黑土地,不僅讓黑龍江成為大糧倉,也讓優質飼料喂養的牛奶、牛肉、豬肉味道鮮美。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把畜牧產業列為興省富民的支柱產業和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努力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實現“糧變肉、草變乳”的過腹增值,傾力建設畜牧強省、食品強省。

  為形成以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過去三年,黑龍江通過政府投入引導社會投資奶源基地建設,省級投入扶持資金18億元,引導社會資金82億元,新建182個1200頭規模的標准化奶牛場;未來3年,以“兩牛一豬”為重點,規划新建、改擴建3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1000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肉牛養殖場500個,年出欄30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1000個。

  為提升畜產品加工業競爭力,黑龍江在加強龍頭企業和品牌建設上下足功夫,通過品牌建設推進規模化生產、合作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引導市場建立長期的訂單、契約關系,實現要素高效配置、產業鏈聯動。“雖然價格相對較高,但‘森林豬’‘森林雞’等綠色品牌的畜牧食品銷量很好,近幾年尤其明顯。”一知名超市導購員林芳杰說。

  不僅要“養得好”,還要“賣得好”。黑龍江大力發展“互聯網+畜產品”營銷,支持加工、物流、商貿、電商等企業創辦或借助畜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優先發展冷鏈倉儲物流,支持大型畜產品加工企業自建或聯建冷鏈倉儲物流設施,建立高效運轉的冷鏈物流渠道;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擴大畜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同時,黑龍江實施畜產品安全戰略,建立畜產品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強標准體系建設,不斷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檢驗檢測體系。

  2015年,黑龍江省畜牧業總產值達170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3.8%;增加值642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3%;畜牧業轉化玉米125億公斤,約佔全省糧食產量的1/5,實現過腹增值60多億元。

[責任編輯:黑龍江管理員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