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滄桑變化,孕育了襟江負海、壤沃物阜的江海平原;歷史文化的古韻悠長,造就了一座江海名城。南通,6500年前,江淮文化與吳越文化便在這里相互交融,這個被大江大海賦予鮮明江海文化特徵的城市,正以追江趕海的澎湃激情,奮擊在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經濟發展浪潮中。
作為江蘇唯一靠江靠海的大市,南通是江蘇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在蘇中新一輪發展中扮演者「領頭雁」的角色,其迅猛的發展態勢,正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新常態下,南通首抓轉型升級工程,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根據江蘇省2014年發布的數據,南通市2013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實現203.46億元,同比增長42.79%,位列全省第一,被表彰為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速度先進地區。南通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究竟是什麼在驅動轉換發展的動能?讓我們通過這座城市中的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來探究其中的秘密。
文化助力百年產業煥發全新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魂。文化品牌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近年來,南通市把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建立「文化強市」的目標,創新載體,豐富內容,深入挖掘中國近代工業文明這一獨特文化資源。2009年,南通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后,啟動了浩大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項目。
根據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由南通國有置業集團作為實施主體,負責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的建設、保護和利用。據介紹,園區定位為「工業文明活化石、時尚創意新天地」,包涵創意設計、創意工坊、創意會展、創意體驗等七大功能,著力打造以工藝美術為特色的文化創意園區。依託張謇先生在民族工業發展階段興建并留存至今的老廠房作為園區的開放空間,在保留當年工業生產、社會生活等舊時風貌的基礎上,加強了博覽、旅游、休閒等公共服務功能的建設,歷史空間推陳出新,工業老鎮唐閘鎮也因此煥發出全新的活力。移植進創意與夢想碰撞、激情與時尚相伴的展示與創意形態,以此貫通百年歷史、承接百年輝煌、轉型百年產業,使唐閘工業老基地步入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發展階段。
產城融合初探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融合
1895年,晚清狀元,近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在替兩廣總督張之洞起草的《條陳立國自強疏》中,提出了「富民強國之本在於工」的觀點,認為「中國振興實業,其責任在於士大夫」。隨后,張之洞奏派張謇在南通唐家閘創辦大生紗廠,開啟了他的實業救國之路。
建立大生紗廠之后,張謇隨后陸續興辦了榨油、磨麵、冶鐵、桑蠶染織等一系列實業群體和配套服務設施。由此,唐閘成為中國近代工業企業聚集區和產業重鎮,也成就了中國第一個產城融合的城市發展原型。1895年這個年份,成為中國近代民族紡織工業發軔的標識。毛澤東同志談到中國工業發展時曾說,「講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講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張謇以唐閘為實驗基地的社會改革,帶動了整個地區的早期現代化,讓唐閘贏得了「小上海」「小漢陽」的稱譽。於是,唐閘古鎮作為中國近代民族紡織工業的發祥地,與「1895」一同寫進了歷史。
以會展促產業發展快速融入國際化
用一句時髦的話說,1895人也是蠻拼的。據了解,自2012年11月,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期修繕完成后舉辦的第一個展覽——「從洛桑到北京」第七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以來,園區已經成功舉辦多項會展活動,包括1895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系列大展、法國印象派繪畫藝術亞洲巡展、「鏡化乾坤」中國創意攝影展、第八屆國際環保漫畫插畫大賽、「從洛桑到北京」第八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南通首屆俄羅斯藝術周、波蘭克拉科夫版畫展、首屆南通國際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第七屆美術報藝術節等展覽。與台灣文創聯盟、台灣聯合報系、台灣太極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互動教育科技展——「繪動的百駿圖」、「春曉時代、漢宮style」展覽,舉辦了「追夢——永遠的鄧麗君特展」。
豐富的會展活動,為1895營造了濃郁的文化創意產業氛圍,融入國際化的發展步伐也加快紅利顯現。2014年,台灣太極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南通國有置業集團簽署深度戰略合作協議,以1895文創園和唐閘古鎮為基地,攜手創建兩岸文創合作園區核心區。
以工藝美術展促資源整合領航產業發展
作為江蘇工藝美術重點產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南通工藝美術品在各項大賽上屢獲大獎,其產值亦位列江蘇第一方陣。近年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沈繡多次作為國禮。擁有獨特資源優勢的南通工藝美術,產業化發展之路卻遇到發展難題,如何破解,唯一的答案就是下功夫整合文化資源,合力開發資源,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
作為重要的文化產業生力軍,南通·1895文創園勇擔南通文化發展的「國家隊」和「主力軍」重任。2013年,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舉辦了1895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系列大展,展覽歷時10個月,包含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和產業領域的工藝美術五個專業方向——陶藝、漆藝、金工、玻璃、纖維所取得的創新作品和學術研究成果為重點,并最終通過1895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學術論壇形成《南通宣言》。
時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趙萌教授表示,「什麼是創新?就是以前沒有而現在通過大家的努力有了,那到南通·1895就行了,因為這里展現并承載著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最高水平和未來。清華美院與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工藝美術創新發展的具有歷史性、代表性的新高地。也奠定了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作為高端文化展覽場所的地位和擴大在文化領域的影響力。將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作為長期展示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展堂,同時利用園區廣闊的空間及扶持政策為工藝美術行業進行學術交流、培養人才、推進產業化、市場化提供最便利的條件,將有利於推動工藝美術行業由傳統文化領域向當代文化產業、創意產業領域的轉變。」
2014年,南通國際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落戶南通·1895文創園,并確定每兩年舉行一次。首屆雙年展集中展示了來自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等40餘個國家11大類300多件作品,全面反映了世界各地區中青年手工藝專業技藝人員的創意、設計及制作水平,展現了傳統與現代工藝美術的完美結合。
通過逐步打造,這里正逐漸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的一個永久符號,同時也成為了中國乃至於國際工藝美術界各大師們體現及實現自身藝術地位和價值的最高殿堂,角逐藝術最高境界的技藝較量場,同時還是其工藝美術作品走向產業化、市場化的孵化器。
據了解,南通·1895文創園將圍繞文化創意、數字傳媒、信息服務、手工藝術、休閒旅游五大產業進一步探索產業發展之路,并積極打造研究、成型、孵化、投資、交易、服務六個平台建設。與高校、行業協會共同打造「協同創新中心」,打造中國工藝美術產學研合作基地。與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展開深度合作,成立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南通)創新中心,打造世界手工藝村,推動南通工藝美術發展,共同促進中國乃至世界工藝美術的發展。與兩岸知名的機構與公司合作,努力將兩岸文創園打造成國家級的園區。藉助港澳台的文創優勢,建立文創青年交流合作基地,培育文創人才,分享文創理念,發揮南通工藝美術的特色,實施文化品牌引領帶動,加快推進經濟文化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南通文化軟實力,復興傳統工藝美術,復興唐閘,致力於將「1895」打造成南通最亮麗的「文化名片」,促進文化事業邁向新台階。
築巢引鳳,打造特色發展模式
南通·1895文創園著力打造以工藝美術為特色的文化創意園區,達到了保護與利用唐閘百年歷史工業遺存目的,同時也為南通市民提供了一處了解南通近代工業歷史、了解南通工藝美術發展史,接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發展的空間。為探索利用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來促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以及探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南通市政府副市長朱晉先生解讀園區定位時說,「工業文明活化石」,所謂「活化石」是賦予它新的生命;「時尚創意新天地」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積極追求的目標,希望給更多的企業、藝術家,甚至是實業家提供一個發展的新舞台。
據了解,南通·1895文創園運營兩年來,深度挖掘、整合、聯動相關產業資源,陸續吸引了包括北京四面鏡像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江蘇留韻古金絲楠藝術品有限公司、江蘇好享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通華莘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通謇域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南通鳳凰數字媒體產業有限公司、南通迦觀文化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并積極與南通民間手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建立聯繫,引進琉璃工作室、土布工坊、薄荷工坊等,金絲楠木展示館和四合院生產基地、紫檀家具精品展示館也已入駐。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企業家看到了南通·1895文創園的魅力,并集聚在這里,更多有創意的火花在這里迸發。
唐閘曾經是張謇親手打造的工業鎮,是中國輕工業的發祥地。今天,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建構、解構、重構后,這里必將成為「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