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誠(右)及黃浩明視察錦田錦上路江夏圍地皮。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代表昨早在運輸及房屋局舉辦的過渡性房屋研討會上正式公布,響應特區政府加快和增加興建過渡性房屋的政策,借出一幅位於錦田錦上路江夏圍約42.8萬平方呎土地,為期7年,可供興建約2000個組合屋單位,供正在輪候公屋的劏房戶及低收入家庭入住,目標希望能惠及近1萬個家庭共約4萬人。此計劃為本港歷來最大的社會房屋項目。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研討會表示,有信心會達成3年內建1萬個過渡性房屋的目標,目前已有20個正在進行或準備進行計劃,預料可在未來3年提供6000多個單位。他透露,借用恒地的錦田地7年的象徵式租金為1元,租期完結後如有需要或會繼續借用,亦可能交還恒地作其他發展計劃。
租期7年距港鐵站15分鐘步程
江夏圍項目鳥瞰圖。 圖片恒地提供
恒地執行董事黃浩明出席研討會時透露,集團向政府借出的土地位於錦田江夏圍,佔地約43萬方呎。因應項目鄰近港鐵錦上路站約15分鐘步程,之後附近也會有公屋發展項目。他估計平整土地等需花費10億元,由恒地承擔;之後的建築成本由政府負責,7年後會否續租有待商討,不過會在整區發展成熟後,才考慮最適合的發展方案。
黃浩明笑言,因經常被質疑有利益輸送,擔心有人又批評今次租借土地會惠及其他項目,故已特別小心選址,重申恒基於區內沒有其他隱藏大型發展項目。
李家誠冀助基層家庭安居
恒基地產主席李家誠透過新聞稿表示:「集團是首個支持社會房屋的企業,至今已提供約200個市區單位,並於去年借出位於南昌街的地盤以興建香港首個組合屋項目。今次再借出這幅位於錦田的土地,促成香港最大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希望能幫助有迫切需要的基層家庭,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並改善居住環境。」
每幢4層單位面積150至350呎
恒地介紹,項目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每幢樓高4層,每個單位面積介乎150至350平方呎,適合1至5人家庭,以至長者及傷健人士的需要。項目亦會增設各類社區設施,創造共享社區,實現青少年、老、幼共融。為盡速推行,恒基會義務負責前期規劃工作,並由社福機構負責興建及遴選申請入住的家庭和日常管理等。
李家誠補充,選址江夏圍地皮,主要是考慮到地點的便利,附近亦有街市和市集等民生設施,能全面照顧居民生活所需。
活化江夏圍大宅供社區用途
活化江夏圍大宅模擬圖。
恒基亦計劃活化毗鄰項目的江夏圍大宅,供社企、非牟利補習中心等租用,為區內清貧學生、基層住戶提供康樂設施和社區服務,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該大宅現為為三級歷史建築,活化構思擬保留其客家建築特色,並參照原來建築設計面貌進行復修,糅合中西設計風格。
陳帆指過渡屋有3大特色
在研討會上,陳帆表示,香港現時的過渡性房屋有3大特色:「多元化」、「多方合作」及「寸土必爭」。社會上有聲音認為,過渡性房屋是杯水車薪,過渡性房屋的宗旨是紓緩居住環境惡劣和長時間輪候公屋家庭的壓力,在這大原則之下,政府歡迎及鼓勵多元化的嘗試,也積極參考海外的經驗,並於過程中與民共議,令政策更貼近民情。
他說,明白社會上有聲音指過渡性房屋是杯水車薪,但對處於困境的人,過渡性房屋的確可提供紓緩及帶來希望,強調只要有希望,政府都不會放棄每個能改善市民生活的契機,又指香港是多元包容社會,明白各人就不同事難免有不同立場,但對這個家的熱愛是共通的,於這困難時刻,必須共同尋找出路,方便香港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