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由“吃貨”商湯與“庖廚”伊尹说开去

2016-11-14
来源:

 今天之時代,市場經濟的力量成為操控一切的根本力量,而君臣之道則逐步演變為一條利益之鏈。訴之於長遠之目標,古之明君賢相,其中所蘊藏的道德力量、正義力量、人格力量非但沒有過時,在市場的選擇之中,恰恰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基石,人作為社會化的存在,需要團隊協作,同樣也需要堅守人之為人之信念。----作者題記

 
 商湯與夏桀鳴條一役,宣告了夏朝的滅亡,商朝得以確立,而商湯之偉業,當有伊尹之功勞。今天我們看看伊尹其人其事,以明君臣之道焉。
 
 司馬遷在《史記》中關於伊尹之傳說,有兩種說法,一則言伊尹為了輔佐商湯,作為陪嫁女的廚師,背著鍋瓦瓢盆,為商湯做出豐盛的美食,以便靠近商湯。司馬遷之說其實由來已久,屈原在《九章》中即言“聞百裏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孟子則對此種說法提出了明確的反對,孟子認為像伊尹之賢,扮作廚師而力圖靠近商湯並進而輔佐不足為憑。
 
    孟子的說法成了司馬遷筆下的第二種傳說,“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出自《史記•殷本紀》),認為當時之商湯五次聘請,方才征得伊尹的同意,最後舉以國政,天下大治。兩種說法,各有其理,難辨真假。當然,孟子所言的五次朝聘後人漸漸不再提起,大都說伊尹由庖廚而賢相,君明臣賢,歌頌不絕。
 
 今天我們暫不取春秋筆法,為王者諱,試著以狐仙之意,解讀一下這段千古懸案,或許可理清事實之脈絡,並從中看看對現代社會的人們有何啟迪。
 
 商湯成為滅掉夏桀的千古英雄,成為了曆代明君之典范之一,《尚書•湯誥》言“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嗚呼!尚克時忱,乃亦有終。”更成了萬人敬仰的道德楷模,後人正是基於此種尊敬與信賴,自然而然以為伊尹就應該前去輔佐,於是乎人們設想伊尹扮作廚師,用美味感動商湯,並進而論述天下之道。這種邏輯應該順利成章,同時也暴露出一點曆史的真實,既然伊尹通過妙手造飯而吸引了商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商湯一定是一位美食家,用現在通俗的語言來講,即是“吃貨”。哈哈,商湯原來心懷天下,任勞任怨,同時也是一位熱愛生命、熱愛美食的君王啊,看來,後世的人們往往將明君們打扮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顯然是割裂了生活與道德的關系,並將兩者對立起來,這也可以說是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上面所說的,是從商湯的英明、受人愛戴的角度出發,雖然可以確定商湯的“吃貨”角色,但是並不能說明伊尹一定是扮作其小妾的庖廚,為商湯所發現而後委之以重用,原因很顯然,此種邏輯忽略了伊尹本人之旨趣,觀上古之曆史,伊尹之前之後,存在著許多拒不從仕之大臣的記載,從許由、巢父之讓賢、伯夷叔齊之拒食周粟等均可以看出,伊尹未必會懷著一顆極其急迫甚至於完全不顧個人尊嚴的心情,以求得一席之位。所以,孟子的分析應該說有極大的可信性。孟子甚至進入了伊尹的內心世界,明其慕堯舜之道,而喜田園之陶陶。最後,在商湯誠意感動之下,心裏發生了變化,認為通過幫助商湯,以促其以堯舜之道而行之於民,亦乃善事耳!我們再從曆史的眼光來看, 當時之社會,部族社會特征明顯,賢者之名必遠近傳播,豈需以庖廚之藝而求進乎?所以,我們認為孟子的分析更有道理。那么,後世之人為何不斷提及伊尹為庖廚一事,顯然,人們的訴求已經反生了變化,人們強調伊尹起於庖廚,不過是強調明君之用人,當不可以身世論哉!
 
 伊尹之於商湯,猶如皋陶之於唐虞、呂尚之於文武, 蓋朝代之興盛,莫不賴明君賢相之功焉。古人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道理,如荀子《王霸篇》《君道》中對此多有論述。當然,曆史中許多人並沒有伊尹之好運,如比幹、微子、箕子等人。  《孟子》總結為臣之道;作為明君賢相治國的機會畢竟少之又少,那么,作為芸芸眾生,又當作何選擇?孟子同樣給出了回答:“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惡汙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荀子•.非相》
 
 今天之時代,市場經濟的力量成為操控一切的根本力量,而君臣之道則逐步演變為一條利益之鏈。訴之於長遠之目標,古之明君賢相,其中所蘊藏的道德力量、正義力量、人格力量非但沒有過時,在市場的選擇之中,恰恰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基石,人作為社會化的存在,需要團隊協作,同樣也需要堅守人之為人之信念。
 
作者简介:

  暢鍾,獨立學者,字博遠,號不空山人、暢意斎主人、八面來風堂等。

  長期從事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其學見於對宗教、哲學、曆史、文學、經濟學等領域,在諸多領域均有開創性研究。曾為《香港商報》特約撰稿人,開創民國學術研究之新視角及新體系並完成對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張君勱、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辜鴻銘、宗白華等民國十家整體學術思想的研究,出版研究專著《民國十家》。在錢穆及饒宗頤對曆史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新的曆史哲學以及文化哲學框架,出版《曆史與文化》一書。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